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6 14:00:31
同時,心理學家把不具有這些特征的人格歸納為其他三類:
1. 逃避型,只覺得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看別人卻是不好的,沒有能力的,沒有價值的;喜歡掌控一切,不容易信任或依靠別人,怕被別人依賴;常常有些孤僻,不容易親近。
2. 焦慮型,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很自卑;害怕被拋棄,過度敏感,容易受傷,對親密對象常常愛恨交加;別人常常抱怨他情感太過依賴,不給人空間。
3. 紊亂型,既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也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勢;對愛饑渴,卻充滿懼怕,無法信任他人。
家長們當然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EQ很高的人,并且具有安全依賴型的人格。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從一個人小時候的依附形態(tài),可以預測他長大以后的依附形態(tài),而且還有高達70%~80%的子女重復父母的依附形態(tài)。
0~5歲,是培養(yǎng)孩子高EQ的關鍵時期。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強調,人們EQ的形成開始得極早,0歲時嬰兒已經(jīng)開始感受和學習,進而在整個童年期逐漸形成。
那么怎么做,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擁有高EQ和安全依賴的人格呢?
首先,我們需要順應孩子的天性。培養(yǎng)孩子的EQ就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不要揠苗助長。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秉性,如果我們用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鼓勵孩子的每一次嘗試,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孩子的天賦秉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某種好的苗頭,就要愛護它,鼓勵它,引導它,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許孩子去發(fā)展它。
同時,父母應該以一顆平常的心來對待自己的孩子。曾經(jīng)看到一篇文章,一位老外描述他眼中的中國家長:“中國太太對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著他們從小學鋼琴,學武術,學芭蕾,學中文,學數(shù)學,最好18歲就把博士碩士都讀完。所有小孩子喜歡玩的、年輕人喜歡干的,中國家長都禁止他們去做。”
雖然說得比較夸張,但不得不承認還是切中了要害。在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活的不是自己,而是為父母而活,那么他們童年時就難有童真和快樂,成年了就難以真正懂得生活的意義,一個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真諦的人,安全依賴的人格將難以形成,成人后的EQ也不會太高。
其次,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心態(tài)。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有些是人為因素所致,有些卻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所迫。對于外部環(huán)境,孩子無力解決,也無法回避。
我們要幫助孩子調整心態(tài),用積極的方式解讀客觀現(xiàn)實,讓孩子首先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面對同樣的事情,人們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解讀,有人習慣看負面,有人習慣看正面。不同的解讀方式,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如果孩子能夠快樂地學習、積極地生活,就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生活的美好,孩子的人生也就會幸福。當我們積極看待問題的時候,其實環(huán)境也會發(fā)生變化,逐漸向我們希望的方向發(fā)展。當我們自己開始轉變的時候,外界也已開始轉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