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4-22 18:10:35
家長都知道偏食會引起兒童營養(yǎng)攝入失衡,對生長發(fā)育極為不利,但苦于找不到很好的糾正辦法。即使求助于醫(yī)生,似乎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要糾正兒童偏食,關(guān)鍵是要找出自己孩子偏食的原因,只有消除了導致偏食的因素,偏食才可能得到有效的糾正。引起兒童偏食的原因有:
1、想吃啥就給啥:家長對孩子的飲食要求總是有求必應(yīng),從而使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高,專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吃。
2、零食不離口:五花八門的零食對孩子極具誘惑力,如果養(yǎng)成常吃零食的習慣,會導致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可能引起消化功能減弱,食欲下降。
3、父母“包辦”喂食:孩子1歲左右時,父母就應(yīng)該培養(yǎng)他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有的孩子四五歲了,大人還堅持喂養(yǎng),以至影響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4、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是許多孩子的“通病”,電視中精彩的畫面分散了孩子的食欲,正餐時未吃飽,孩子易靠零食來補充。
5、未把握飲食時間:孩子剛睡醒,或剛做完游戲,就讓孩子吃飯,準備工作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容易造成偏食。
6、食物單調(diào):有些年輕父母掌勺的小家庭習慣常做一種飯菜,或者孩子愛吃什么,就總給孩子做什么,吃膩了,偏食也就形成了。
7、父母偏食: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偏食的習慣,在飲食上挑三揀四,在孩子面前常說這不好吃,那也難吃,這就可能影響孩子學大人的樣。
8、烹調(diào)不可口:盡管買了許多好東西,但是父母烹飪技術(shù)不過關(guān),做得沒有滋味或缺乏變化,孩子不愛吃,不感興趣。
9、餐桌氣氛不良:父母關(guān)系不和,常在餐桌上爭執(zhí),孩子吃飯時會精神緊張,導致沒有食欲,也會誘發(fā)偏食。
其實,寶寶在9個月時,已經(jīng)開始對食物有所偏好,比如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肝泥,不喜歡吃菜或者喜歡吃甜食等,這些都是最初的偏食,偏食會影響到各類營養(yǎng)元素的補充,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所以,要把寶寶的偏食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盡量在寶寶小時候就給他吃更多種類、更多口味的食物,不要過早在輔食里添加調(diào)味料,讓寶寶能夠適應(yīng)更多的食物口味。
巧用寶寶好奇心
在餐桌上,如果有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那么先不要強迫寶寶去吃這種食物,以免寶寶對該食物有抗拒心理,寶寶還小,他們還不能理解“營養(yǎng)”是什么意思。我們要做的是利用寶寶的好奇心,比如可以在寶寶面前津津有味地吃著他不喜歡吃的菜肴,并且跟伴侶交流對菜肴的正面感受,特別是關(guān)于口感方面的,幾次之后,寶寶就會對該食物多了一份好奇心,同時為了加入爸爸媽媽的聊天中,開始吃他原來不愛吃的食物了。
減少選擇,加大消耗
在每次進食的時候,不要出現(xiàn)太多不同種類的菜肴,即使是大人,喜歡的東西也會不自覺地多吃點,寶寶的胃口不大,如果喜歡的東西太多,他自然會排斥那些他不喜歡吃的。要讓寶寶吃下他原本不愛吃的東西,那么就要把“干擾項”盡量除去,餐桌上只出現(xiàn)兩三個選項,最好的搭配是一個寶寶原來就喜歡吃的,但量不多,另外是寶寶不喜歡吃的,但你想給他吃的,讓寶寶在沒有太多選擇的情況下進食。這個方法實施還需要兩個前提,一個是不要讓寶寶在飯前吃太多的零食,肚子飽會降低他們進食的欲望;另外一個則是加大他們的體能消耗,讓寶寶感覺到餓。
以身作則,鼓勵進步
寶寶的飲食習慣受父母影響很大,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在寶寶面前議論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自己愛吃什么、不愛吃什么,不要讓父母的飲食嗜好影響到寶寶。為了寶寶的健康,父母應(yīng)當調(diào)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吃什么就不讓寶寶吃,努力使寶寶得到全面豐富的營養(yǎng)。對寶寶克服偏食的每一點進步,爸爸、媽媽都應(yīng)予以鼓勵,這樣寶寶自己也會很樂意保持自己的進步的。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