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2009-05-25 22:26:34
孩子跌倒了,父母會怎么辦?扶,擔心產(chǎn)生依賴、太嬌氣;不扶,又擔心會不會摔傷了,會不會因此變得冷漠,兩邊都難選擇。其實,扶與不扶都有合適的做法。
“扶”字派
有時候孩子摔得并不嚴重,平常會自己站起來,可這一次偏偏可憐巴巴地看著媽媽。這可能是在向媽媽暗示:現(xiàn)在我需要媽媽對我有個關心的表示,我要媽媽愛我一下。根據(jù)情況,媽媽可以溫柔地詢問一下:“要媽媽幫忙嗎?”如果孩子需要媽媽幫忙,就會把手伸給你。媽媽把孩子抱起來,親一親,讓孩子在懷里撒個嬌,就像給孩子的情感“加點油”。
如果孩子確實摔得比較疼,或者出了一點血,家長一定要趕快過去充滿關懷地把孩子抱起來安慰。如果這時家長態(tài)度冷漠、嚴肅,堅持讓孩子自己站起來,疼痛和流血帶給孩子的驚嚇可能會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當孩子因為疼痛而哭的時候,一定不要嚴厲制止?迣⒆佑刑厥庖饬x,可以緩解緊張、釋放負面情緒,不許孩子哭,就是壓抑孩子的正常的情感表達。冷漠可能就因此而來。
不扶派
稱職的父母應該是敏感的,善于觀察的。當孩子跌倒時,如果并不嚴重———比如在家里木地板上、地墊上、泥土地上摔倒,家長應該不動聲色,觀察一下。大驚小怪地“哎呦”一聲,孩子可能就哭起來了———其實本身并不疼,是被家長的反應嚇哭的。學步期的孩子最容易跌倒,由于充滿了探索的迫切精神,如果家長素來對小磕小碰泰然處之,孩子多半會自己爬起來接著玩。這時,家長連一句“自己站起來”都不用說。有時候家長覺得孩子依賴性強,摔倒了習慣性地等著媽媽抱起來,希望有所改觀,的確可以蹲在他身邊,溫柔地堅持:“寶寶,自己站起來,來吧,到媽媽懷里來。”
扶不扶都要看
一看:看孩子倒地時的姿勢與狀態(tài),看臉色有否異常,手腳是否能動,身上有無外傷或起青包、出血、血腫等。
二問:詢問孩子什么地方疼,胸部、肚子、頭部有無不適的感覺。
三查:檢查全身各個關節(jié)是否有問題。先讓孩子做幾次蹲下、起立的動作,接著讓孩子伸展胳膊、活動手腕、左右轉頭,再讓孩子反復做幾次彎腰挺身動作,最后讓孩子張口,看牙齒有無松動或脫落、口腔有無破損。即使上述檢查完全沒有問題,還要繼續(xù)觀察1-2天。主要觀察孩子的大小便有無變化,如大便變黑、小便呈血色或黑色等。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送醫(yī)院,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跌倒之后的功課
平時需要加強對孩子手腳活動能力的訓練,讓孩子學會“碰撞”、“跌倒”。成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當要摔倒時會不自覺地迅速保護人體最重要的部位,如閉上眼睛、用手抱住頭部等。孩子的手卻缺乏這樣的“本領”,原因之一是大人給孩子的手提供的訓練機會太少了。如父母在孩子學步的過程中總是牽著孩子的手,孩子便沒有機會體會手臂在摔倒時的用場;再如怕孩子碰著而過多地限制他們的活動,不讓蕩秋千、玩攀登架等,也會使他們的胳膊得不到足夠的鍛煉,平衡能力得不到加強。因此,家長要鼓勵、引導孩子多活動,特別是多做鍛煉手腳的活動,以發(fā)揮兩手在活動和自我保護中的作用,獲得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