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6-20 18:21:36
網(wǎng)友:我的孩子現(xiàn)在一歲半左右,曾經(jīng)看了一些關(guān)于早期教育的書,但還是不了解對于一歲半左右,應(yīng)該和她玩些什么游戲,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她的智力?
專家:游戲是兒童的“工作”,可以說沒有一個兒童沒有玩過游戲的。但是玩的游戲應(yīng)該適合他的年齡和發(fā)展水平,促進智能的效果才好。比如讓一歲的寶寶玩搖鈴出聲,就太容易了:讓同樣年齡和發(fā)展水平基本一樣的一歲寶寶搭上三四塊積木的高樓,又似乎太難了一點。
那么,要怎樣選擇游戲呢?
有這么幾點要注意:
1、了解這個年齡的兒童在動作、語言、適應(yīng)性行為(即認識事物的能力)、與人交往等方面的水平,也就是這個年齡的兒童會些什么。
2、游戲要帶給兒童歡樂情緒,因為游戲不是教學(xué)、不是上課,是比較輕松的活動。
3、游戲的內(nèi)容要盡量簡單,要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理解水平,他才會有興趣玩。
4、可以即興創(chuàng)造,一只鋁鍋蓋可以當成一面小鑼;一張廣告紙可以當作折飛鏢的好材料。
5、要安全,特別是在戶外做的活動性游戲,更要選好場所,不能玩坑洼洼的,更不能滑,以免發(fā)生危險。
6、玩游戲時,你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一定要飽滿,表現(xiàn)出非常興趣的樣子,這樣他才愿意和你玩。
7、玩游戲時要注意安全。
一歲半的寶寶適合玩什么樣的游戲(下)早期教育,游戲,智力
網(wǎng)友:我的孩子現(xiàn)在一歲半左右,曾經(jīng)看了一些關(guān)于早期教育的書,但還是不了解對于一歲半左右,應(yīng)該和她玩些什么游戲,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她的智力?
專家:你的寶寶現(xiàn)在是一歲半左右,我給你介紹幾個適合于她這個年齡的、有教育價值的游戲,你和她玩玩試試:
a、開盒尋物
目的:培養(yǎng)注意、記憶和思維能力,手眼協(xié)調(diào)。
玩法:桌上放著兩個同樣的空紙盒,媽媽(或其他人,下同此)拿一個小娃娃或小汽車,一面叫著,孩子的名字,一邊讓她把小娃娃或小汽車一個盒子,馬上蓋上,對她說:“小娃娃(小汽車)想出來玩,寶寶快幫他出來。”這時觀察她能否一次就打開放這個玩具的盒子。如果她打開的盒子里,沒有這個玩具,可提醒他:“寶寶,她不住在這兒,你再看看那兒有沒有”。玩幾次,她就會一次就找對放玩具的紙盒子了。這時,媽媽要大大表揚她、親親地,讓她有成功感。
b、移玻璃取物
目的:發(fā)展感知覺和思維能力,促進對語言的理解。
玩法:媽媽準備一些白色的廢紙和兩個大托盤,教寶寶做饅頭、烙大餅。先將廢紙用力捏成團,盡量搓圓,像個饅頭,寶寶說:“寶寶真能干,饅頭做好了,放在這兒”,一邊把“饅頭”放在一只托盤里。如此連續(xù)做4個“饅頭”,一個一個放在托盤里,然后再玩烙大餅,前面的步驟和做饅頭一樣,再加一個壓扁的動作就完成了。也是教寶寶做一個,再幫她連續(xù)做4個,一個一個放在另一個托盤里。這個游戲可以多次地玩。待她兩樣都會了以后,再對她說:“寶寶,咱們今天吃烙餅,你做一個饅頭”。她必須學(xué)會辨別命令,再按命令行事。這是很有教育價值的、適合這個年齡段兒童的游戲。
c、串套管或鈕扣
目的:鍛煉小肌肉運動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玩法:將直經(jīng)0.4公分的塑料管切成長1公分左右的套管50個備用,或找來直經(jīng)1.5公分的鈕扣50個備用。再拿來直經(jīng)0.2公分長度約65公分的細電線一條,興致勃勃地對寶寶說:“咱們來做一條項鏈給寶寶戴!”先把細電線的一頭打個結(jié),讓套管或鈕扣串上后不掉下來,然后串一個套管讓寶寶看,再手把手地教她串4-5個。待他會了以后,用同樣方法教她串鈕扣。每串對一個套管、每串上一個鈕扣都表揚她。然后讓她一個管、一個鈕扣交替著串在細電線上。待65公分細線都串上了套管和鈕扣后,就將細電線一頭的結(jié)打開,將其頭尾打上一個結(jié),然后將其套在寶寶的脖子上,一面帶著欣賞的眼神和語調(diào)對寶寶說:“瞧!寶寶給自己做了一條項鏈了,多漂亮!”
注意:如果塑料套管找不到,可用另一種顏色和大小的鈕扣50個代替。
d、坐飛機
目的:訓(xùn)練勇敢精神并讓孩子體驗歡樂情緒。
玩法:在孩子身體善良好的情況下才玩,最好由父母帶領(lǐng)孩子玩。讓寶寶騎在爸爸肩頭,爸爸雙手握住寶寶雙手(注意:一定要牢牢握住)說:“寶寶,咱們玩飛機好不好?你不要動,爸爸開飛機嘍!”于是背著寶寶在屋內(nèi)轉(zhuǎn)圈,轉(zhuǎn)的時候忽上忽直,嘴里作嗡嗡響,好像飛機一樣。如果孩子有怕的表示,則不上下擺動,只是轉(zhuǎn)一圈,如果孩子還怕,就不要玩了。一般一歲半左右的孩子是很喜歡這樣玩的。
e、分類
目的:鍛煉認識能力。
玩法:桌上放了4個蘋果、4個香蕉和兩個托盤。這兩種水果都是混合放在桌上的。玩的時候,由媽媽說:“寶寶這些水果想回家了。蘋果住在這個家(把一個香蕉放在左邊的托盤里);香蕉住在那個家(把一個香蕉放在右邊的托盤里),F(xiàn)在,你把桌上的蘋果、香蕉都送回家去,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在等他們呢!”孩子放對了一個,就表揚一回,讓孩子有興趣玩。等都放對,問孩子:“你想吃蘋果還是香蕉?”待她表示了以后,就剝開(或削好皮)給她吃,這是一種物質(zhì)強化,是孩子用自己的活動得到的,她會非常高興。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