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1 20:14:56
人是通過視、聽、嗅、味、觸、重力感來感受外界事物,并通過感官將信息傳遞到大腦中去,大腦在經過整合之后再指揮四肢行動,這個能力被稱為感覺統(tǒng)合能力。
它決定了孩子學習時的注意力、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反應靈敏性、情緒穩(wěn)定性、手眼耳協調性等。孩子是在母體中開始形成這種能力,并在后天的不斷訓練中完善。
但是,有些孩子由于先兆流產、胎位不正、早產、剖腹產、難產、搖抱少、爬行不足、活動受限等原因,造成感覺統(tǒng)合能力發(fā)展不足,表現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手腳笨拙,膽小害羞,社交能力差,容易受挫折,缺乏自信;脾氣急躁,粘人愛哭鬧;偏食,飲食習慣不良;怕人碰觸,攻擊性強,喜歡招惹別人等。
早產兒觸覺感受會相對遲鈍,需要反復刺激才能趕上正常兒。對早產兒的觸覺訓練最好從新生兒期即開始,通過被動的撫觸給予孩子增加觸覺的感受。
隨著孩子的長大,刺激孩子的觸覺發(fā)育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盡量使孩子多接觸周圍的物品,并從中感受這些物品不同的性質?晒膭罨純河檬秩ビ|摸日常接觸到的物件,觸摸自然界的物件,如讓孩子接觸平滑的、柔軟的、有絨毛或皮毛的玩具,讓他有不同的感覺。能行走后,可以讓他們多去接觸大自然,觸摸溫順的家禽類動物、蔬菜、水果等,以增加他們的觸覺經驗及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知道尖利的刀、剪子、火等危險物品的危害,使他們懂得遠離危險物品。進一步的訓練還可以將他們的眼睛蒙上,然后協助他們單獨運用觸覺去感觸物品的質地。
感覺統(tǒng)合能力的訓練
就是針對這些問題而進行的大腦功能訓練,運用一些專門的器械,要求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完成協調性的動作,例如,平衡能力的訓練,讓孩子通過平衡木、平衡臺、旋轉圓筒等項目,來訓練大腦前庭平衡功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通過跳繩、小滑板、大滑梯、陽光隧道等項目,訓練孩子的本體感,提高孩子的動作反應速度。通過羊角球、袋鼠跳、大籠球等項目,訓練孩子的觸覺,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增強勇氣和自信心。通過拍球、趴地推球、拋接球等項目,來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性,解決粗心大意的問題。
感覺統(tǒng)合訓練還可以矯治兒童多動癥、抽動癥、自閉癥、智力發(fā)育遲緩、語言發(fā)育障礙、尿床、運動協調障礙等特殊問題。
另外,早產兒體能訓練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類:
(一)新生兒期
上述介紹的撫觸是一種被動但有效的促進早產兒體格發(fā)育的方法,出生后就可以進行。
(二)嬰兒體操
是促進小兒動作發(fā)展的一種好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些被動和主動的活動,使小兒身體各部位靈活起來,以幫助和促進小兒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大人先可用手輔助孩子的四肢,進行伸直、彎曲、向上、向下的運動。
(三)爬行訓練
不會走或行走姿勢異常的孩子要從爬行開始訓練,爬行是行走的基礎,爬行訓練有斜板爬、俯爬、障礙爬、膝手爬等。通過四肢及頭部、手掌、腳掌、小腿內側的活動,促進其正確運動的出現,糾正錯誤的運動姿勢并改善其感知覺,這是治療早產兒運動發(fā)育遲緩及運動障礙癥的主要方法。在嬰兒發(fā)育過程中爬行是一項能夠促進智力及體格發(fā)育的好運動,爬行可使全身肌肉得到鍛煉,爬行有利于嬰兒腦損傷的康復。
。ㄋ模w育鍛煉
當孩子能獨立行走時,可以指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如體操、散步、爬山,然后可以增加一些有技巧的運動,如跳繩、拍球等。
。ㄎ澹┥钅芰Φ挠柧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行為能力時,可以訓練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如訓練孩子吃飯、穿衣、拿東西、放東西、游戲等,這不僅是運動,也是智力開發(fā),動手對大腦有好處。不要認為孩子不能做,應該相信他一定會做到。
總之,對早產寶寶進行體能訓練不僅能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fā)育,增加其肢體靈活性,還可以促進其智力發(fā)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