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30 21:06:34
三、表演游戲活動中滲透語言訓練
陳鶴琴老先生說過:“游戲是幼兒的生命。”英國的《基礎教育階段(3—5)歲課程指南》指出:“游戲能給幼兒以想象、創(chuàng)造經(jīng)驗的機會。”在指導表演游戲《動物聯(lián)歡會》時,我采用了分組分段練習的方法,結(jié)果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不愿扮演大灰狼,每次都是我演這個角色!”有的小朋友雖然臺詞朗誦地很好,但平乏無味,就象背書一樣。針對《綱要》中所說的:教師應以一個鼓勵者、傾聽者、支持者的身份,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氛圍以及愛說、敢說、會說、有機會說的條件。我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幼兒表達:
1、按意愿選擇角色,畫動物頭飾根據(jù)幼兒思維的特點,我用“動物開聯(lián)歡會”的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每個幼兒按意愿選擇一種角色,畫在頭飾上。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我鼓勵他們邊畫邊交流,為他們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和表達作準備。
2、隨音樂模仿表演,說動物趣事
在游戲中獲得的角色扮演的體驗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愿望。“聯(lián)歡會”開幕時,幼兒戴著頭飾輪流在時而活潑跳躍,時而沉重緩慢,時而輕柔優(yōu)美,時而陰森恐怖的音樂中模仿動物動作,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當音樂一停,孩子們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們放松地以角色的身份介紹動物見聞。這種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幼兒都勇敢地在集體面前說出了自己的一番“見解”,他們不但運用了語言滿足了表演的需要,還獲得了有關知識。
動物是孩子喜歡的,而歌舞表演又是輕松愉快的,巧妙地把語言活動融入歌舞表演之中,孩子自然就愿意表達了,語言訓練也得到了發(fā)展。
四、生活藝術(shù)中滲透語言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與幼兒間,幼兒與教師間都有著不平凡的交往,他們都必須用語言來交流,達到相互交換信息的目的。
五月份,正是“防非”的重要階段,為此我園還特意生成了“防非總動員”的主題。對于“非典”這個名詞,幼兒有著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經(jīng)驗。要想幼兒充分認識、理解它,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看報、聽新聞、說新聞)才能使他們有深入地了解。為此,我采用以下策略:
1、講解新聞剪報,訓練幼兒語言
幼兒有一些識字的技能,在早期閱讀活動中,他們有著不凡的經(jīng)驗。對于新聞剪報,讓他們進行取報、看報、剪報、讀報等一系列的活動。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完成任務的鍛煉機會,而且讓他們在讀報過程中,學會了看圖學習講述,添加故事內(nèi)容的本領。
2、利用晨談說新聞,訓練幼兒表達能力
新聞時時有、天天有,我們班的晨間談話也天天有。雖然每天的談話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但畢竟是教師講述占主要位置。利用“晨談說新聞”,特受小朋友的喜愛。他們會根據(jù)自己隔夜看的新聞,在晨談時簡單敘述一遍;某些幼兒還會添加一些新聞播報員的日常用語:“新聞播送完了,請明天繼續(xù)收看”等。這不僅會讓大班幼兒慢慢培養(yǎng)回家“做”家庭作業(yè)的習慣,為入小學作準備,同時訓練了幼兒的表達能力。
生活內(nèi)容無限多,以此訓練幼兒的語言,效果更佳。
語言交流無時不在,語言訓練也無時不在,關鍵在與教師怎么去發(fā)現(xiàn)、怎么去引導、怎么去處理。我們應該注重兒童語言訓練的每一點收獲,使它對幼兒其他方面的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簡單說,就是我們應該注重加強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與其他方面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