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30 21:27:14
班上的吳自維小朋友,由于他的年齡偏大,各方面的能力發(fā)展都比其他幼兒要強,他的知識面廣,生活經(jīng)驗豐富,從而也導致了他對各類活動缺乏足夠的興趣,由于他精力比較“旺盛”,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違反班級常規(guī)的事,如:午睡時睡不著,就會乘老師不注意時影響別的小朋友?墒撬幸粋愛好,特別喜歡畫畫。在一次“我多想……”的談話活動中,維維告訴我們:“我多想每天可以不午睡,這樣我就有很多很多的時間來畫畫了。”他的話讓我很受啟發(fā)。事后,我單獨找維維談話,告訴他“只要你不影響小朋友,老師同意你每天午睡時可以不睡覺而留在教室里畫畫,你能管好自己嗎?”“能!我能的!”維維驚喜的回答我。于是他每天都從家里抱來各種材料,當小朋友午睡時他則專心地在教室里畫畫,進行小制作。待大家午睡回來后,他就滔滔不絕地向他們介紹自己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吳自維小朋友代表幼兒園參加全國范圍內(nèi)的繪畫比賽,獲得了一個金獎和兩個二等獎的好成績,為幼兒園贏得了榮譽。
像這樣的事情在我班上是很普遍存在的,當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我們會尊重他的愿望,并追隨他的興趣,引導其進行活動,使每個幼兒都能個性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特色
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最重要是要經(jīng)常細心的觀察幼兒的興趣點,進入到他們的生活里面,讓他們想做什么、學什么,就大膽地去做、去學,盡可能借助幼兒的活動興趣,滿足他們的活動需要,尊重的師生關系是幼兒天賦才能充分展露的基礎保障
三、尊重幼兒的能力
由于幼兒間的個體差異,每個幼兒在知識、能力、情感方面存在著不同。如何來對待幼兒的能力差異,尤其是那部分能力相對弱的孩子呢?開始時我采用的是教師直接幫助或請個別能干的幼兒來幫助的方式。
如,奇奇是我班上最小的孩子,動手操作和自理能力掌握的較慢,所以我們對他格外的關心。每次午睡或起床時,看到他動作很笨拙,每次別人都走完了,午睡室只留下他一個小朋友時都不能穿好衣服,就忍不住上前幫他穿。時間一長,每次起床時我第一件事就是幫他穿衣服,有時個別小朋友看到了也會去幫助他。
有一次,在網(wǎng)看到一篇《尊重孩子能力》的文章,文中指出:“幫助幼兒獲得能力,尊重幼兒的能力,讓幼兒充分體驗自己的能力,為幼兒提供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和條件。”讓我體會到了尊重幼兒不僅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
幼兒日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應該尊重幼兒的能力。反思自己的做法,我對奇奇的關心是尊重了他的需要,尊重了他能力的需要呢?我的幫助不但沒有使他活動真正的幫助,反而住鑄成他依賴成人的毛病,每天都會用期盼的目光等待老師走到他床邊。我的行為就是導致他產(chǎn)生這種思想的根源,正是我的幫助剝奪了奇奇學習自己穿衣服的權(quán)利,我應該把這個權(quán)利還給他。于是,我開始引導他試著自己獨立穿衣服。起初,他總是穿不好就來找我尋求幫助,總覺得自己不會穿。要消除幼兒的依賴、自卑心理就要從點滴做起,于是我就用自己的言行去幫助她,支持他,哪怕是一點點小事,也要給予鼓勵、表揚,增強他的自信心。“你行!”“加油,你一頂能做到,”“我們相信你”,很隨便的幾句話,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就產(chǎn)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讓他在實踐中覺得自己行,自己一定行。漸漸地,在我的幫助下,奇奇終于能自己穿衣服了。一天午睡起床后,奇奇突然對我說:“周老師,今天你別幫我了,我會自己穿了。”我對他翹了一個大拇指,說:“你真幫!”奇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穿好了衣服,他自豪地走到我跟前說:“老師,你看!”我笑著幫他翻出了夾在里面領子,說:“奇奇最能干了,會自己穿衣服了,老師就知道你能行。”奇奇開心地走到了小伙伴的中間……
此刻,多么值得我慶幸,我不僅幫助了一位小朋友學會了穿衣服,更幫助他建立了自信。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是能力差的幼兒,只要我們能發(fā)現(xiàn)他的長處,并提供一些取得成功的機會,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就能把他內(nèi)在的潛力發(fā)揮出來。從這件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在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上,我們應該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為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使他們相信自己能行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
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新一代是我們的使命。因此,老師在設計活動時,頭腦中必須有兒童主體地位的觀念和意識,把對兒童的考慮放在首位,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認真分析我們幼兒。在幼兒教育中,尊重幼兒的潛能,尊重幼兒的個性,充分運用“尊重”這把鑰匙,來打開孩子心靈的金鎖,培養(yǎng)出健康活潑、誠實勇敢、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代接班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