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幼兒園 2009-07-09 14:47:00
活動前評析
中國是個有著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國家,特別是飲食文化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為了讓幼兒能夠親身感受到祖國飲食文化的豐富內涵,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營養(yǎng)食譜”。為了充分調動幼兒內在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幼兒在看一看、聞一聞、做一做、嘗一嘗的親身經歷過程中,萌發(fā)喜歡中國飲食文化的情感,讓幼兒體會到生為中國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從而更加熱愛我們自己的祖國。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水果、齒切刀,讓幼兒嘗試制作水果拼盤。有一次,幾名幼兒在一起交頭接耳。見狀,我也湊上前想參加幼兒的討論。“你看,一只小提琴!”舉著切了一半的梨子對我說?戳,拿起自己的蘋果說:“我的象帽子!”“我的象香蕉船!”
原來他們對水果的變形產生了興趣。于是,我在紙上畫了一只橘子:“橘子象什么?”“象西紅柿!”“象娃娃臉!”“象寶寶枕頭!”……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顒幽繕
、币龑в變撼醪礁惺懿⑾矏鬯煨。
⒉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各種材料,采用多種形式大膽表現想象出來的水果造型。
3、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及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水果造型圖片2幅
2、水果圖片(大小不同)、水彩筆、棉簽;實物水果、牙簽、水果刀、紐扣、果殼、皺紙等實物各類廢舊材料、及剪刀、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欣賞想象,互相交流:
1、出示蘋果造型——瓢蟲,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師:請大家看看。這是什么?(瓢蟲)瓢蟲是什么變的?怎么變出來的?(同伴間相互討論交流)
2、出示香蕉造型——秋千,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師:這是什么?(秋千)秋千是什么變的?怎么變出來的?
二、結伴討論,聯想創(chuàng)作:
1、幼兒觀看教師當場作畫:橘子變小兔
師:你們猜我會用橘子變什么?梨子可以變成什么呢?
2、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蘋果、香蕉、橘子、梨子還可以變什么?
4、選擇材料進行水果造型。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好多的材料,你和好朋友商量一下,用這些材料制作你們喜歡的水果造型,做好了向大家介紹。
5、幼兒結伴一起商量,后進行表現。
在創(chuàng)作表現時,老師巡回觀察幼兒,并給予適時適宜的幫助。
。ㄔO計意圖:制作時讓幼兒盡量分散坐,減少互相模2仿,以免影響自己獨特的想象。)
三、展現交流,分享成功
幼兒互相介紹作品(把幼兒的作品投影于多媒體畫面上)。
延伸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給幼兒提供各種蔬菜,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各種材料,表現想象出來的蔬菜造型。
我在設計此次活動時,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我們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水果造型的秘密,將看、講、聽、做有機結合起來,更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的探索興趣,我們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交流表現的機會,準備了多種材料(如:大小不同的水果圖片、水彩筆、棉簽,實物水果、牙簽、齒切刀、紐扣、吸管、果殼、皺紙等),讓幼兒自主選擇,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積極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水果造型。
在活動一開始,我直接出示水果造型,當我問道:“這只瓢蟲是用什么水果變出來的?”東東大聲喊:“蘋果,是蘋果變的。”我又問:“蘋果還能變成什么?”孩子們有的說象橘子,有的說象娃娃的臉。于是,我拿出一個橘子圖片,給幼兒示范,添畫出一只小兔的臉。當我再問:“橘子還能變成什么?”,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接著我請大家嘗試制作水果造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爭先恐后地坐到桌子旁開始作畫。東東畫的和示范的一樣也是一只瓢蟲,我正想上前引導他自己想象,不要模仿。只見他熟練地畫出了瓢蟲的頭、觸角、身上的七個點子,還添畫出了瓢蟲的翅膀和六只腳。淼淼用的是梨子造型,她畫出了兩只尖尖的貓耳朵、貓的眼睛、胡須,還畫出了一條肥肥的貓尾巴。明明用香蕉畫了個月亮媽媽,貝貝用橘子畫了個西紅柿……我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各種材料,采用多種形式大膽表現想象出來的實物水果造型。每個孩子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工具,找到適合的位子坐下后都在專注地忙自己的,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有的在用固體膠粘,有的用剪刀剪。我一邊巡視一邊適時地幫助小朋友。孩子們做了一會兒問題開始出現了,阿龍想用吸管做水果娃娃的小辮子,可是用固體膠怎么也粘不上去,他很著急:“老師,這個吸管老粘不上去。”我提示他:“吸管有一頭是尖的,你去看看人家小朋友是怎么做的。”阿龍到其他小朋友面前轉了轉說:“我有辦法了。”他試著把吸管插進了蘋果里,成功啦!我摸摸他的頭說:“你真棒!趕快去告訴其他小朋友吧。”他笑咪咪地跑開了。“老師,秋秋把梨子切得亂七八糟的。”我一看,他正拿著齒切刀切梨子呢!桌上還有被切過的梨子。秋秋說:“老師,梨子不聽話,我老切不好。”我建議大家一起幫他想辦法,笑笑說:“在梨子上畫條線,對著線切。”欣欣說:“我?guī)湍惴鲋孀,你來切?rdquo;我即時鼓勵說:“這個辦法好,大家互相幫助嘛。”孩子們本來只是自己做自己的,在我的啟發(fā)下,開始交頭接耳,互相討論了。揚揚做好了一個香蕉船給我,我往桌子上一放,香蕉船倒了,我引導他:“這個香蕉船做得真棒,不過放在桌子上會倒,你來想個辦法讓它不倒,好嗎?”揚揚很開心地回到坐位上繼續(xù)研究了。
一段時間以后我將小朋友集中起來,將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如:怎樣選擇合適的工具、工具如何使用等。討論中孩子們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氣氛非;钴S。
水果造型活動是圍繞幼兒自主活動而開展的,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自主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采用不同的形式,滿足幼兒不同層次發(fā)展的需要。以前在教學活動中,只注重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但幼兒的水平還存在個體差異,需要通過同伴與同伴的互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