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崇文二幼 2009-07-10 17:07:24
為什么會“不聽話”
兩三歲的孩子出現執(zhí)拗、不聽話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首先,請您千萬別“惱火”,因為教育是一種理性的行為,家長在惱火的時候容易喪失理智。那究竟該怎么辦?一般來說,孩子兩三歲開始“不聽話”是常有的事情,表明孩子已經開始朦朦朧朧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他想要擺脫成人的控制,想試試“我自己來”的需要;他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對父母發(fā)出的命令不那么順從而要“違抗”。這是一種要求獨立的表現,是孩子成長中第一個“里程碑”,心理學上稱之為“第一反抗期”,宣告孩子即將告別嬰兒進入幼兒期了。
區(qū)別不聽話與任性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的性子,執(zhí)意滿足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有些孩子不聽話就是人性的表現,比如家長不給買玩具就哭鬧不止,對待這類不聽話的現象,家長就必須堅決管教,不能百依百順。相反,如果向孩子妥協,滿足他的不合理愿望,就會在孩子的意識中形成錯誤的自我判斷和自我認識,以為只要自己以哭鬧威脅,家長就會應允。如此放縱,勢必會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日益膨脹,發(fā)展下去就會形成自私、跋扈的不良性格。
其實孩子的哭鬧任性就是做給大人看的,家長一方面對孩子不能讓步,一方面也要努力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暫時不與理睬,等“風暴”過后再進行教育引導,這時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只要孩子認錯,家長便要給予肯定,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克服任性的毛病,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孩子懂道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總之,對于幼兒出現的“不聽話”現象,家長應認真分析、慎重對待。這猶如處在一個岔路口,教育得當與否十分重要。如果是鬧“獨立”,家長就適當放手,引導發(fā)展;如果屬于任性,無理取鬧,則應嚴格管教,這樣,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