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 作者:小巫 2009-07-19 18:17:30
經常有人對我說,你的孩子真乖、真獨立、真好帶,不像別人的孩子,被慣壞了,總是鬧。其實這是一個誤解。Sam才是真正被“寵”出來的孩子呢,正是因為他得到了足夠的母愛,才會表現得十分平靜。那些“鬧”的孩子,恰恰是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注意力和愛,才用“鬧”來喚醒大人的注意。
受寵的Sam
經常有人對我說,你的孩子真乖、真獨立、真好帶,不像別人的孩子,被慣壞了,總是鬧。其實這是一個誤解。Sam才是真正被“寵”出來的孩子呢,正是因為他得到了足夠的母愛,才會表現得十分平靜。那些“鬧”的孩子,恰恰是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注意力和愛,才用“鬧”來喚醒大人的注意。
Sam被我母乳喂養(yǎng)到2歲多,雖然有人說母乳喂養(yǎng)的弊端在于牽制了母親,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天經地義而又必不可少的。由于他的全部喂養(yǎng)基本由我來承擔,在這期間,我充分了解他的秉性脾氣、了解怎樣才能滿足他的一切需要、對他的需求十分敏感,并且根據他給我發(fā)出來的信號,盡力滿足他的成長需求。他也因此對我建立了至高無上的信任感、依賴感和愛。
因為我一直和Sam在一起,他的分離焦慮階段度過得十分順利,從來都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分離焦慮。1歲之后到2歲之間,有一段時間他表現得特別需要我的注意力,無論做什么都要我看見——“媽媽看!媽媽看Sam!”我知道他這是因為什么,所以很愉快地接受他的需求并且注意時刻滿足他。他成長中的一切細節(jié),都在我的觀察之中。媽媽陪著他長大。
Sam宣布獨立
從出生到兩個半月,Sam在我們給他安排的臥室里自己睡嬰兒床(crib),我在那個房間里睡單人床,夜里起來喂奶。當時我丈夫正在組織一個大型會議,非常辛苦,所以我們跟他分開睡。
兩個半月到4個月,Sam夜里不起來吃奶,于是把嬰兒床搬到主臥室,一家三口一個屋子睡。
4個月以后,Sam又每天夜里起來吃奶,我覺得抱來抱去的麻煩,干脆讓他跟我們一床睡。開始還不很確定這樣做好不好,后來讀了西爾斯醫(yī)生的《親密育兒百科》,發(fā)現我這樣做是歪打正著,是受到鼓勵的,而且他講的好處——比如有利于夜間哺乳、增進孩子對母親的信任、加強孩子的安全感、改進母子雙方的睡眠,等等,都在我們身上應驗了,于是我立刻受到鼓舞,并且極力推崇這一做法。
再長大一些,我們把單人床搬進主臥室,放到雙人床旁邊,一家三口睡的比較寬敞了。但是,同時在小臥室我們又安了一張單人床,平常Sam在這張床上睡午覺,所以他十分熟悉小屋,知道這是他自己的屋子。
Sam在1歲9個月時,我要去美國芝加哥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前后一共要離開Sam整整一個星期。當時曾經猶豫良久,一邊是結交了16年之久的親密好友,是我最初赴美時的擔保人兼監(jiān)護人,后來還主持了我和丈夫的婚禮,年逾不惑始成婚,他的婚禮我是赴湯蹈火也要去,而且還要代表所有他在中國結交的中外朋友發(fā)言;另一邊是自出生至今從來沒有離開過左右的幼兒,一下子走掉一個星期,我可怎么放得下心?
婆婆打電話說,你去吧,你會發(fā)現,你對孩子的思念遠遠超過他對你不在家的不適應。他還沒反應過來呢,你也就回來了。放心去吧。于是我撇下孩子,去了芝加哥。到了那里,我魂不守舍,把一架嶄新的富士牌數碼相機落在了出租車里。整整一個星期,我都沒有睡好覺,還需要不斷地擠奶;氐奖本,進了家門,Sam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媽媽!奶奶!”撲進我的懷里,吃了個夠。
沒幾天,晚上哄他睡覺時,他突然說:“小屋睡!”于是讓他在小屋里睡了一覺。好么,這下是一去不復返了。開始,他睡得好,我倒睡不著了,特別不習慣他不在我身邊的那種感覺,夜夜起來幾次去看他。后來,我們都一覺睡到大天亮。凌晨他會吧噠吧噠跑過來,上我們的大床,把他老爸踢出去,讓他在小屋睡個回籠覺。
依戀不是壞毛病
好多家長都把孩子對自己的依戀看作是必須糾正的“壞毛病”,把滿足孩子依戀的需要當成“寵”和“慣”,認為這樣會慫恿孩子越來越粘人。數不清有多少媽媽曾經向我咨詢,怎樣才能夠改掉孩子吃著奶入睡的“壞習慣”?記不清有多少家長,在聽說孩子跟我們一起睡覺、或者聽到我推薦父母和孩子一起睡時,諄諄告誡我:“這樣下去,孩子豈不是永遠
離不開爸爸媽媽了,永遠不能夠獨立了!”
于是,當我告訴大家,Sam主動從我們大床搬出去自己睡覺時,他們都感到不可思議,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
本來也是,傳統(tǒng)的育兒觀念,往往不肯讓孩子的需求做主,把孩子的需求看作是累贅和毛病,橫加阻撓,強行改正。似乎只要順其自然,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就會無節(jié)制無休止地依賴父母,父母也永遠不能夠擺脫孩子。
Sam為什么會主動要求獨立?根據西爾斯醫(yī)生、國際母乳會的理論,只要孩子的依賴心理得到完全的滿足,他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就會主動走向獨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吃飽了的人,是不會繼續(xù)喊餓的,而是會把注意力從食物上移開,轉向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獨立,無需刻意培養(yǎng)
著名教育學家孫瑞雪說:“越愛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戀父母。”“愛使人獨立,獨立使精神發(fā)展,愛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有了愛才有獨立性,有了愛才導致獨立性。”(《愛和自由》)
孩子的獨立性,不是能夠刻意“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他自己要準備好了(ready),愿意接受獨立時,才行。就像Sam上廁所,沒有ready之前,即使把他,他也會反抗,還是要尿褲子。又如Sam的睡覺,兩歲之前他幾乎每夜都會醒幾次,到了快兩歲,他能夠睡一整夜不起來。不少父母對于孩子夜間頻繁醒來感到十分不耐煩,總是千方百計想讓孩子一覺睡到天亮,其實這種違背兒童天性的做法,往往招致兩敗俱傷。如果接受孩子睡眠的特性,耐心安撫夜間醒來的孩子,慢慢地到了一定時間,孩子就會安穩(wěn)地睡上一整夜了。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不是什么真正的問題。只要我們耐心地等一等,滿足孩子不同時期的需求,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和時間表來發(fā)展,許多所謂的“問題”都會煙消云散。
Sam自己主動斷了奶,主動要求搬出我們的大床,自己睡一間屋子,并且開始能夠自己玩兒一段時間,不需要大人的陪伴了。我將這一切歸功于他內心安全感的充分建立,他的依賴感被充分滿足,因此才能夠自然地走向獨立。
曾經有一陣子,因為稿約比較多,我白天陪Sam的時間少了。丈夫因為要組織一個大型會議,半夜才回家。晚上我一個人帶Sam睡覺,他無論多困,從要求上床到真正入睡,往往“折騰”1個半小時,摟著我唱歌、說話、咯咯笑。我知道他是在彌補和我在一起的時間,所以耐心地陪他,而不是急著回到電腦前接著寫稿子。陪伴他從兩方面講是幸福的:被需要的幸福,以及滿足他的需求的幸福。
有時早晨醒來,Sam會過來摟著我,肉嘟嘟的小臉貼著我的腮幫子,親熱親熱,還喃喃自語:“媽媽愛Sam……”
幸福啊!幸福!心里癢酥酥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