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8-08 17:22:17
最大的姐姐牽著最小的妹妹的手,
茫然地闖向天涯!
她在想這首歌嗎?——這里她們是三個,——父親也在一起!——他們沿著自己曾乘著馬車馳騁過的道路走下去,她們是一幫乞丐隨著父親走向斯密茲斯特魯普田野,走向每年十馬克租金的泥砌的屋子。他們的新公館,四壁空空,屋子里也空空。渡鴉和寒鴉在上面飛來飛去,啼叫著,像是在嘲笑:‘逃出巢吧!逃出巢吧!逃吧!逃吧!’如同鳥兒在波爾畢那里樹木被砍伐掉時叫的那樣。
“多伊先生和他的女兒當(dāng)然感到了;我在他們的耳邊吹來吹去,這些叫喚不值一聽。
“接著他們進(jìn)到了斯密茲斯特魯普田野里那泥砌的屋子,——我飛走了,穿過沼澤和田野,穿過裸露的綠的矮叢和葉子落凈了的樹林,到汪洋大海中去了,到他國異鄉(xiāng)去了。——呼——嗚!刮過去吧!刮過去吧!年復(fù)一年地刮著。”
瓦爾德瑪·多伊怎么樣了,他的女兒們怎么樣了?風(fēng)講道:
“我見到她們中的最后一個,是的,最后一次,是安娜·多瑟亞,那淡色的風(fēng)信子,——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很老了,彎腰駝背了,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五十年。她活的時間最長,她知道一切。
“在矮叢雜生的荒原上,在維堡城的附近,主教堂牧師的新的很體面的莊子建在那里。墻是紅磚的,還有鋸齒形的三角墻;煙囪冒著濃煙。性情溫柔的夫人和美麗的女兒坐在落地窗邊,向外望著花園中的垂懸著的枸杞,望著那棕黃色的荒原——。她們在看什么?她們在看一間很快便要坍塌的屋子上的鸛巢。那屋子的屋頂,要是那里還談得上有屋頂?shù)脑挘仓皇且欢烟\苔和藏瓦蓮罷了。屋頂遮得最嚴(yán)的地方便是那鸛巢所在的那一塊兒,它是唯一幫了忙的,是鸛把它維持下來沒有散掉。
“那是給人看,不是讓人碰的屋子;我得小心點兒刮,”風(fēng)說道。“就是因為鸛巢的緣故,那屋子才得以保存下來。否則,它在荒原上是夠嚇人的了。主教堂牧師不愿把鸛趕走,于是那陋屋才得以保下來,里面的苦命人才得以住在那里。她應(yīng)該感謝這埃及鳥,或者說應(yīng)該感謝往事。因為她有一次在波爾畢曾為它的黑色野哥哥的巢求過情。那時她,那苦命人,還是一個年輕的孩子,在高貴的花草園里的一朵漂亮的淡色風(fēng)信子。這一切她都記得很清楚:安娜·多瑟亞。
“‘。“。’——是的,人會嘆息,就像風(fēng)在水草、蘆葦叢里嘆息一樣。‘!——在你下葬的時候,沒有教堂的鐘為你鳴響,瓦爾德瑪·多伊!波爾畢莊子的前主人落入土里的時候,窮學(xué)生孩子沒有來唱圣詩⒀——啊!一切事物都有個終結(jié),窮苦也一樣!——姐姐伊黛做了農(nóng)夫的妻子;這對我們的父親來說是最嚴(yán)峻的考驗!女兒的丈夫,是一個可憐的農(nóng)奴,主子可以讓他受最嚴(yán)酷的刑罰的人⒁。——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在土里了吧?你是不是也一樣!伊黛?——啊,是的!還沒有完呢,還有我這可憐的老太婆;我這貧苦的可憐人!解脫我吧,仁慈的上帝!’
“這是安娜·多瑟亞在那因為鸛的緣故而未被推倒的破敗屋子里所作的祈禱。
“我?guī)ё吡私忝弥凶詈玫哪莻,”風(fēng)說道,“她裁了一身她想穿的衣服!她裝成一個貧苦的小伙子,受雇到一個船上去干活。她很少說話,也不將心事形之于色,但是她很愿意干自己的活,只是不能爬桅桿;——于是,在人家發(fā)覺她是一個女人之前,我把她吹到海里去了,這大約是我做的一樁好事,”風(fēng)說道。
“一個復(fù)活節(jié)的早晨,和瓦爾德瑪·多伊以為他煉出了赤金的那個復(fù)活節(jié)早晨一樣,我在要坍塌的那幾爿墻間,在鸛巢下面,聽到了贊美詩的歌聲,安娜·多瑟亞的最后的歌。“沒有窗子,墻上只是一個空洞;——太陽像一個金團(tuán)升起,把光射到了里面;多么明亮。∷难劬λ榱,她的心碎了!即便太陽不在這一天早晨照在她的身上,它們也一樣會碎的。
“鸛為她作屋頂蓋一直到她逝去!我在她的墓上歌唱!”風(fēng)說道:“我在她父親的墳上歌唱。我知道,我知道她父親的墳在哪里,她的墓在哪里,除我以外沒有別人知道。
“新時代,另一個樣的時代!古老的大道修過了私人的田野,安寧的墳?zāi)贡灰某纱蟮;不用多久,蒸汽機(jī)便會領(lǐng)著一長串貨車廂駛過原是墳地的地方⒂,姓名全被遺忘。呼——嗚!刮了過去!
“這便是瓦爾德瑪·多伊和他的女兒的故事。要是你能夠的話,你們諸位,請把它講得更好一點!”風(fēng)說道,轉(zhuǎn)過身去!風(fēng)不見了。
、俚滃a蘭島和菲因島之間的海峽。
、谶@篇故事講的這個寨子是實有的,在現(xiàn)在的波爾畢城附近。據(jù)考證寨子是一個名叫斯蒂的騎士修建的。
、坼a蘭島斯凱爾斯克爾南的一座地主莊園。1556年丹麥?zhǔn)紫嗉s翰·弗里斯(1494—1570)建造。
④丹麥實有瓦爾德瑪·多伊(1616—1691)其人,貴族。他于1652年和他的一個哥哥繼承了波爾畢莊園,于1645年與艾爾瑟·庫魯瑟結(jié)婚,兩人生育了13個孩子。但只有1個兒子和3個女兒長成大人。此文里講的3個女兒中的安娜·多瑟亞則并無此人。故事中的多瑟亞的命運實是伊黛的。
、菰诘湥5月1日是瓦爾堡吉斯節(jié),是紀(jì)念一位叫瓦爾堡吉斯的英國公主的。這位公主在德國施瓦本做了修女,成了圣女。⑥這是丹麥日德蘭半島昔日的風(fēng)俗。在城市中青年男女在夏季到來的時候,在街頭燃起篝火。他們選出一位較富有的青年主持晚會,那便是街頭肥仔。他為參加晚會的男青年“分配”姑娘——街頭綿羊。不過錫蘭島上并無此風(fēng)俗。
、咧鸽璧铝叶溃1609—1670年)。
、嘁环N鳥,其喙強(qiáng)而銳利,食大型昆蟲及青蛙、蜥蜴或小型鳥獸。⑨鸛如果在樹上筑巢,則一般是在半死的樹上。
⑩這艘艦,“德爾門霍斯特”號,因為多爾不肯賄賂海軍上將,始終未能下水。但腓德烈二世的確花了4000金幣把它買下了。⑾見《沒有畫的畫冊》注18。
、卸嘁翉1670年起便開始生活窘迫。1681年他不得不把波爾畢莊園典當(dāng)給高官奧佛·拉邁爾。這位高官曾答應(yīng)多伊免費終生居住在波爾畢莊園,但多伊沒有接受。
、旬(dāng)時教堂唱詩班的學(xué)生,靠在宗教儀式上唱圣詩掙些錢。因此無錢付給唱詩班的人的宗教活動是沒有唱詩班的。這表現(xiàn)了各人的社會地位。
⒁指丹麥農(nóng)奴制存在時,農(nóng)奴受騎木馬之罰。木馬是一個木架,受罰的人騎在木馬上,腳上墜著沉重的東西。被罰人有時便這樣死在木馬上。
、1847年在哥本哈根和羅斯基爾之間修通了鐵路。其后10年間,丹麥火車很快發(fā)展起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