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18 08:52:30
導讀:案例——從“標準化”到“情景化”在以案例學習為基本形式的幼兒園園本教研之上,讓教師在案例學習中去剖析,去解讀,去反思,去研究,去對話,去建構自己的實踐知識,去建構幼兒園的文化。從強調“價值中立”到強調“意義生成”,從強調“標準化”到強調“情景化”的過程。
近年來,我園在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過程中,課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他們的角色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即: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橛變簩W習的支持者和共同建構者,從教育活動的執(zhí)行者轉變?yōu)榻逃龑嵺`的研究者,這些變化,需要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與這種變化和挑戰(zhàn)相適應,我園已經將提高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重點移置于“幼兒園園本教研”等方面。在實施園本教研過程中,我們以案例學習為基礎,注重構建以教師為主體,以專業(yè)研究人員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骨干教師為引領的園本教研共同體。
案例——從“標準化”到“情景化”在以案例學習為基本形式的幼兒園園本教研之上,讓教師在案例學習中去剖析,去解讀,去反思,去研究,去對話,去建構自己的實踐知識,去建構幼兒園的文化。從強調“價值中立”到強調“意義生成”,從強調“標準化”到強調“情景化”的過程。
案例——教師對話的平臺教師的學習往往是基于案例的學習的,教師的判斷、推理和評價也具有這樣的特征。進行園本教研的案例,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選的活動案例,另一類是以教師預設為主的集體教學活動案例。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研究時,我們強調的是參與者從不同的角度所發(fā)出的聲音,強調的是研究人員和教師對每個案例的解釋的責任,強調的是對案例分析和評價時所出現(xiàn)的不同觀點之間的“對話”
案例——通過觀察和紀錄反思教育案例是有其鮮明的情境性的,在教師們所熟悉的教育情境中,分析兒童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案例,能使教師較好的把握教育意義,因為教師的判斷、推理和評價往往是基于他們所熟悉的教育事件的。作為幼兒園教師,通過觀察和紀錄,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其目的不是為了研究兒童本身,而是在于增加對兒童的理解程度,這樣才有可能與他們進行高水平的對話,才能反映他們所做的事情,才能真正滿足他們的內在需求。紀錄能幫助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反復研究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反思平臺。對教學過程的觀察和紀錄,能使教師清楚地看到幼兒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行為,這種在理論和實踐之間的來回追溯,能使教師通過反省,認識到他們實際能做什么和他們確實做了些什么;反省他們所做的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思考他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案例——教研共同體的紐帶以記錄材料為載體所呈現(xiàn)的案例能聚合教師和研究人員的視野,提出并解決他們共同關注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理性反思,以此來改進教育實踐。因此,以案例學習為基礎的幼兒園園本教研中,我們特別關注園本教研共同體的建構。園本教研共同體是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的組織保證,園本教研共同體內各組成成分之間各種關系的建立,是園本教研能否順利開展的決定性因素。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研究時,教師、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并非在尋找一種所謂的正確教學策略或方法,而是在進行一個根植于具體時間和當?shù)厍榫车墓餐嫷倪^程,即提出更多的新問題,進行多視角的對話,旨在通過反思教學的過程,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使教師逐漸地能獲得這樣的能力,即在任何情景中都能自覺地、自動化地做到使自己的教學有意義。在運用案例進行幼兒園園本教研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或骨干教師起到了引領作用,有效地將教師們的話題引導到有意義的方面。但是,這并不是說他們擁有話語霸權,他們不能也不可能主宰整個話語系統(tǒng),因為面對他們并不十分熟悉的教育情景,他們的任何評價和建議只有部分參考價值,只是代表著多種聲音中的一種聲音。對于一些富有爭議的問題,教師雖然沒有達成一致的共識,但卻有效地刺激了每一個教師去積極地思考教育、教學的價值問題,去反思和研究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園本教研共同體中的各方人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各有所得,也影響著他人的成長。實踐的經驗表明,教師的學習往往是基于案例來學習的,教師的判斷、推理和評價也具這樣的特征。而以記錄材料為載體而呈現(xiàn)的案例,正迎合了這種特征。它能聚合教師和研究人員的視野,促進教師與研究人員的實質性合作,提出并解決他們共同關注的問題,以此來改進教育實踐,并增強對教育實踐的控制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