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8-20 22:44:59
導讀:“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教育更應該讓幼兒的這種“善”得到發(fā)揚光大。
在一次晚間新聞中,我看到了一則關于捕捉國寶大熊貓的新聞報道。我甚感震驚,大熊貓少之又少,為什么還有人不顧法律、不顧道德去捕捉呢?一是貪,二是法律意識淡薄,三是環(huán)保意識差。曾看到過一則環(huán)保公益廣告:人類再不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就只能從玩具動物身上找動物的影子了。
第二天,我把這則新聞說給小朋友聽,小朋友紛紛問:“老師,那個人為什么要殺大熊貓呢?”“他怎么會捉到大熊貓呢?”“那個人有沒有被抓起來呀?”我告訴小朋友,那些人為了賺許多的錢,就殘忍地把大熊貓抓走、賣掉、殺掉,大熊貓的皮值幾十萬塊錢,可以買房子、買汽車、買許多好吃、好玩的東西;這樣他們不勞動者就過上好日子,但是警察不會放過他們的。我又問小朋友們:“假如你也可以把大熊貓抓走,去賣許多的錢,你會不會這樣做呢?為什么?”小朋友們說了許多,“大熊貓的媽媽會哭的。”“熊貓會疼的”,“熊貓很可愛”,“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我又問小朋友:“你們喜歡恐龍嗎?你們在哪里看到過恐龍?你有沒有在動物園看過恐龍呢?”我班博學的劉倪平說:“我在動畫片里看過,人們不保護恐龍,環(huán)境不好了,恐龍沒有家住了,沒有食物吃了,都餓死了。”
“對,說得好。”我說。“現(xiàn)在我們國家熊貓已經(jīng)很少了,是我們的國寶,假如把它們殺死了,它們就不會生小寶寶了,以后我們就像看不見恐龍一樣,無論到哪個國家、哪個動物園都看不到熊貓了,只能看到玩具熊貓或者是動畫片里的熊貓。”小朋友們慎重地點了點頭。
突然,愛提問的許金陽問:“老師,老虎吃人嗎?”我請小朋友討論后告訴許金陽:“動物們有動物們的世界,只要你不去傷害它們,它們也不會傷害我們的。”正好,我們就要去公園春游了,我又問小朋友:“在公園里,你會怎樣愛護小動物呢?”對這樣的問題,大班的小朋友已經(jīng)能說的面面懼到了,我也不用擔心了。
正要結束談話,坐在最前面的佩佩說:“老師,我天天晚上都看到有人在捉青蛙,為什么警察不去抓這些人呢?”我說:“有的時候這些人做壞事的時候警察不知道,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吃青蛙,也告訴你周圍的人不吃青蛙,捉青蛙的人他就賣不掉,也就賺不到錢了,他也就不會再去捉青蛙了。”好動的圳圳握緊拳頭,像宣誓一樣的舉起手:“我再也不會吃青蛙。”其他幼兒也學他的樣子堅定地舉起手:“我再也不會吃青蛙。”能說會道的熙熙補充說:“說到做到。”
那次談話加上春游活動,幼兒對保護動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他們幼小心靈里撒下了愛護動物的種子和美好情感。“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教育更應該讓幼兒的這種“善”得到發(fā)揚光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