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10-27 15:46:09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嬰幼兒在最初階段便出現(xiàn)了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行為。至于早期閱讀在促進兒童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開啟其智慧、豐富其知識、發(fā)展其個性、提高其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積極價值,以往研究已經(jīng)證實,基本上達成共識。下面主要就早期閱讀活動實際操作問題進行討論。
由于正規(guī)的閱讀(包括成人和中小學生的閱讀)是以文字為基礎的,因此,一說起“早期閱讀”,人們往往自然而然地把它與識字聯(lián)系在一起,把早期閱讀當做提前開始的對嬰幼兒進行的識字教育;也有人認為學前階段以發(fā)展口頭語言為主,而閱讀是進入小學后的學習內(nèi)容,學前階段不必操之過急;還有人認為,所謂“早期閱讀”就是看圖講述,因而在語言教育活動的具體操作上常;鞛橐徽。近年來,我國幼教界開始關注早期閱讀問題,一些托兒所、幼兒園紛紛上馬搞早期閱讀,然而,由于在早期閱讀方面的一些基本問題尚未在幼教界形成趨向一致的認識,人們對早期閱讀方面的種種不同認識,導致了早期閱讀問題上的種種誤區(qū)。這引起我們的思索。本文僅就早期閱讀的一些界面問題提出自己的拙見。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嬰幼兒在最初階段便出現(xiàn)了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行為。至于早期閱讀在促進兒童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開啟其智慧、豐富其知識、發(fā)展其個性、提高其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積極價值,以往研究已經(jīng)證實,基本上達成共識。下面主要就早期閱讀活動實際操作問題進行討論。
一、早期集體閱讀的效應
有關研究告訴我們,學前期集體的早期閱讀活動至少可以發(fā)生三種效應:
(l)教師與嬰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最佳的早期閱讀效果。(布蘭·維爾,1994)
(2)嬰幼兒在集體環(huán)境中學習閱讀,可以與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體閱讀的快樂,從而提高他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
(3)在適合嬰幼兒的集體閱讀活動中,教師能夠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某些嬰幼兒閱讀的特別需要,以便提供及時、恰當?shù)膸椭?莫拉,1986)
二、早期閱讀等同于早期識字嗎?
在早期閱讀問題上,早期識字問題歷來是不可回避的敏感問題。在學前期開展早期閱讀有否可能性和必要性?它與早期識字的關系如何?歷來是幼教同仁持有爭議的一個話題。不乏反對者,也有贊成者。反對者認為:所謂早期閱讀實際上就是早期識字,把小學讀寫任務提前至托兒所、幼兒園,它加重了兒童的負擔與壓力,甚至助長嬰幼兒的厭學情緒。也有人認為:早期閱讀主要是提高嬰幼兒看圖說話的能力,換言之也就是提供嬰幼兒視覺識別并訓練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應該避免出現(xiàn)文字識別現(xiàn)象。因為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字,孩子是很難學習與掌握的。孩子先學說話,大了以后再教他認字讀書。苦孩子尚不會幾句話,父母或成人是斷然不會教他識字的。贊成者認為:早期識字勢在必行、因為嬰幼兒已經(jīng)具備識字的生理、心理機制,心理學家的實驗也證明,嬰兒在沒開口說話之前,能夠教會他們認識和分辨約200個漢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