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11-29 22:55:23
通過修理活動不但提高了幼兒碰到困難不害怕,積極解決的能力,同時也引發(fā)了幼兒自覺愛護玩具的情感,并將這種內在動機轉化為了外在行為。
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帶自己心愛的玩具來園,在自由活動時相互交流、嬉戲玩耍,從中也促進了他們各種能力的提高。但是幼兒在自由活動游戲的過程中,會出現弄壞玩具的現象,作為教師如何妥善處理引導,使幼兒的游戲得以延續(xù)和深化呢?
實例記錄
自由活動中有幾個小男孩帶來了一些變形玩具,吸引了一部分小朋友一起游戲。他們拆拆疊疊,靈活地變換著玩具的不同形狀。玩著玩著,只見思思高叫著:“火車俠來了!”說著就舉起了玩具飛向了吉宏信,吉宏信當然也不甘示弱,馬上還擊,你直沖我就斜飛,打得不亦樂乎,其他的小朋友看他們玩的有勁也就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但是變形玩具畢竟是塑料制作的,經不住他們的激烈拼斗,思思手中的玩具被撞掉了一只翅膀。這下小個子的思思哭叫起來:“這是我媽媽新買的呀,嗚嗚——”與他爭斗的吉宏信傻眼了,不過腦子反應挺快,馬上說:“我?guī)湍阈蕖?rdquo;但是兩個小腦袋湊在一起弄了半天也沒有修好。“嗚嗚——,嗚嗚嗚——”思思又哭叫起來,并用手去推吉宏信,眼看著游戲就要變成“戰(zhàn)爭”,其他的小朋友都急著來匯報他們的情況。
我先安慰思思:“你別哭,別著急,”接著又發(fā)動小朋友:“玩具壞了怎么辦?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好嗎?”“好!”小朋友圍了過來。“老師,可以用膠水粘。”張曉文提出了建議,得到了大家的同意。說干就干,孩子們興沖沖地取來了膠水,進行粘貼,他們七手八腳地涂膠水,拼呀接呀想方設法想粘住,可是翅膀還是在掉下來。“膠水粘不住,還有其他的辦法嗎?”“用透明膠”,“用雙面膠”,“用漿糊”,“用……”,平時我們用的可以粘貼的東西幾乎都想到了,我還提供了一些橡皮泥、剪刀、小棒、硬紙等材料。他們試了這個又試了那個,翅膀還是沒能拼上去。“張老師,這個玩具不能修了,不好玩了,扔了算了。”“還是拿回去叫他爸爸修吧!”看來他們已經有些泄氣了。
我拿過斷裂的翅膀,指了指斷開的地方說:“你們看,最主要是接頭斷了,怎樣連接好是關鍵。動動小腦筋,你們一定能想出好辦法。”“張老師,我知道了,做個接頭就可以插進去了。”虞杰激動地叫了起來。新的思路打開了,孩子們的興奮點再一次被激發(fā)。于是他們又開始忙乎了,有的說用橡皮泥做,有的說用小棒接,有的說用火燙一下后插釘子,……看來他們知道的也不少呀!想了很多辦法之后,最后我看到他們用橡皮泥把小棒粘在翅膀的接頭處,然后用透明膠纏住,盡管貼得橫七豎八,但是總算能夠把翅膀插上去了。孩子們興奮地叫了起來:“張老師,修好了!又可以玩嘍!”
思思破涕為笑了,我輕輕拍了拍他的小臉,說:“玩的時候要小心啊。”走開的時候聽見幾個孩子這么說著:“我們玩的時候不要再撞了,這樣就不會壞了。”“對,火車俠飛起來時大家分開一點。”“我們給火車俠造個休息的地方吧!”……
分析;玩具是幼兒游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助玩具可以使孩子的活動更加豐富,時間更加持久,活動中的想象力更加豐富,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更多的提高。但是還也會因為玩具的損壞產生許多矛盾,比如在行為上表現為同伴間的爭吵,在心理上因為玩具的損壞而產生害怕、擔心、焦慮,并由此表現出自己內心一定的品德意識等,我通過孩子在
活動中玩具弄壞之后的觀察和引導產生了一些想法。
。ㄒ唬⒔處煹慕槿、支持作用
在孩子最需要時的介入,會更受到孩子的歡迎和認可。介入后在指導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潛能,尊重他們的想法,發(fā)揮出談的自主性;顒又校敽⒆有蘩硗婢吲龅嚼щy時,教師的信任與期待鼓勵了他們大膽動手動腦;當孩子泄氣時,教師的適時點撥,擴展了孩子的思路;材料的充分提供,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自由嘗試、操作,為孩子解決問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孩子,雖然只是中班的孩子,但是在活動中我們要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盡量提供充足材料。孩子通過各種材料的嘗試獲得了許多感性經驗,在比較、探索、操作中幼兒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在相互的討論提議中,孩子的合作性在不知不覺中加強,萌發(fā)了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通過修理活動不但提高了幼兒碰到困難不害怕,積極解決的能力,同時也引發(fā)了幼兒自覺愛護玩具的情感,并將這種內在動機轉化為了外在行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