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7-29 09:26:42
開學在即,孩子該如何做好入學準備?家長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開展學前教育。
1、確保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質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新生活的起點上,家長在孩子入學的身體準備方面要做到:
。1)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yǎng)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們身心健康;營養(yǎng)飲食包括面包、谷類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魚等以及相關的替代品(雞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應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
(2)要求孩子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可通過投擲、跑跳、攀登、隨音樂跳舞等運動鍛煉大肌肉;可通過蠟筆繪圖,做拼圖游戲,學用平頭剪刀和拉鏈等,增強手的靈活性。
。3)鑒于小學生在校大部分時間是上課,課間休息和游戲時間短,課后又有作業(yè),而上學放學,上下課都有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課堂學習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等情況,就增加了孩子的緊張度,加快了生活節(jié)奏。為了使他們較快地適應小學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家長要適當?shù)販p少孩子睡眠和游戲時間,延長學習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適應而損害健康;可送給孩子一個小鬧鐘,從10分鐘、15分鐘、20分鐘慢慢增加定時鬧響的時間,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去做一件事情。至少提前一、兩個月,開始作息時間的轉換。按照穿衣、吃早飯、步行到校所需花費的時間量,確定起床時間,讓孩子習慣這樣的作息制度。
(4)保護好孩子的感覺器官,尤其是眼(視力)和耳(聽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讓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撥弄電源開關等,以免發(fā)生事故;
。6)重視的家長還可以入學前帶孩子到醫(yī)院作一次體格檢查,了解孩子生長發(fā)育的狀況是否符合各項指標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緊治療,以保證孩子健康入學。
2、做好向往上小學的心理準備
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小學,家長要使孩子內心產生想上小學當個小學生的愿望。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和學校。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在路上見到許多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校,這時,您不妨對孩子說:“瞧,這些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生羨慕之情。給孩子講述即將開始的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手工課、野游,還可以熱情地講述孩子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如讀書、測量、稱重等,使孩子對學習和學校產生強烈的向往。有空的時候,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將要入學的學校外走走、看看,告訴孩子可以在學校里學到很多本領。在這方面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決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進行恐嚇。如:“瞧你這么坐不住,將來上小學可要受罪”“你這么好動,將來上小學讓老師好好治治你!”這樣說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產生恐懼感,不利于形成入學的心理期待。一般情況下,在5月份會開始報名,辦理入學手續(xù)。父母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議論學校的長短。議論要避開孩子進行。
3、做好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家長要提前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及早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1)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個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要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2)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毫無疑問,父母疼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孩子小需要家長的格外照看,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務,甚至連自己的個人雜務也由父母包辦。孩子開始學習后,首先碰到的難題是什么?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寫錯的字。不把紙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對6~7歲的孩子實在是一種挑戰(zhàn)。但是,如果在家里經常干家務的孩子,手會變得相當靈巧,橡皮的使用就不會有問題。還有一位家長說:“我一年差不多要給他買100塊橡皮,買了就丟這才是父母為孩子長大后獲得幸福人生兒留下的最大本錢。!”有的家長說孩子的書包像“字紙簍”;亂得要命。小學生這種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學前期家長包辦—切,未能培養(yǎng)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他們更需要學會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學會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脫穿衣服鞋襪,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大小便,學會擺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做事的習慣。比如衣服應該折好放在哪里、比如玩具應該收拾到哪里。給孩子買一個小書包,讓孩子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放進去,教孩子養(yǎng)成整理書包的習慣。要求孩子把東西整理好才能吃飯。過一段時間,要求孩子整理一次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自信。即使孩子做家務不夠能干,靈巧。只要養(yǎng)成遇事全力以赴的習慣,也能對孩子的性格產生積極影響,孩子的進取心,責任感,愛心等的培養(yǎng),讓孩子自己動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再事事替他們作決定,而是引導他們自己進行選擇,一個孩子能否學習的好,關鍵在于他否具有學習能力,即學習潛能。而學習潛能的培養(yǎng)就是從孩子學做日常家務和學會生活自理開始的。
。3)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會削鉛筆,并能制作簡單的玩具等。
。4)培養(yǎng)孩子有意注意。
培養(yǎng)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們小學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在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渙散。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游、拼圖游戲,這對培養(yǎng)有意注意很有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