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9-21 10:36:28
女兒在美國土生土長,五歲基本就不會講中文了。她當然不是典型的美國孩子,但卻是地道的美國孩子。從她身上,多少能看出美國孩子與中國孩子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一個不同是,中國的孩子書本知識好,美國的孩子對自然了解得深。比如,女兒四年級畢業(yè)時,乘法口訣還背不下來。要讓她在中國考“小升初”,肯定大敗。但是,我們在家里種樹,她會告訴我哪樹要兩株一起種,以交互受粉,哪種要單獨種,因為那種樹可以自身受粉。對動物、昆蟲,她也了如指掌。
在我看來,這是兩國不同的教育哲學所造就的不同結果。這在“小升初”的關頭表現(xiàn)得異常充分。中國的孩子,“小升初”之前要緊張地準備考試。美國的孩子在“小升初”前則要有一番終身難忘的經歷,那就是“自然課堂”。
所謂“自然課堂”,幾乎是美國小學生必有的經驗,雖然每個學區(qū)的安排也許有所不同。女兒所在的學校,早已形成了傳統(tǒng)。在小學畢業(yè)前,整個畢業(yè)班去外州野營一個星期,學習野外生活的經驗。這是女兒第一次離開父母。我們本擔心她是否受得了,甚至出發(fā)那天就給宿營地發(fā)了信,算計著她最后幾天該想家時讀到我們的信,心里會好受些。一周很快過去,孩子回來。進門我們問的第一句話是:“你想家嗎?”已經粗通世事的女兒非常抱歉地笑笑:“并不真想。”她只是覺得時間太短,自己還沒有玩兒夠呢。我們看得出她已經精疲力盡。但是,她追著我們不停地講這一周的經歷,興奮得不能自已。
她們的野外生存訓練很逼真。哪怕是下著豪雨,孩子們也都在森林里探險。營地的教官指導她們如何在雨天利用白樺樹樹皮上的膠質鉆木取火,如何嘗試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靠吃植物、昆蟲、動物而生存。這就要求她們準確地辨認什么植物有毒,什么昆蟲或動物適宜食用。讓我最為吃驚的是,她們抓了蚯蚓,然后砍成兩半,把其中的一半拿到自己生的野火中燒烤食用,另一半放生。據女兒說,蚯蚓有四顆心,如果被砍成四段,只要每段都有心,就都能存活下來。當然,她們還乘船去海島上,學習海洋環(huán)境的各種知識。
我認真閱讀了女兒畢業(yè)班的紀念冊。在孩子的個人信息中,有一項是“什么是你小學最難忘的經歷”。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說是“自然課堂”。畢業(yè)前,整個畢業(yè)班還集中在大禮堂看“自然課堂”的幻燈片,一起回憶這段難忘的經歷。結果孩子們整場興奮地歡呼、尖叫,讓在座的家長深受感染。一些早就畢業(yè)的大孩子,包括已經上了高中的,一談起“自然課堂”就頓時滿眼夢幻。一位高中女孩告訴我們,她當年參加“自然課堂”,在野外一天后,晚上最后的節(jié)目是“唱倒”:孩子們一起對著月亮唱歌,直到唱得精疲力盡,倒下睡著??我對朋友開玩笑說:美國雖然比中國現(xiàn)代化得多,但是美國的孩子保存著更多的山頂洞人的生存技能。當然,知道了這種教育過程,你也更能了解美國的環(huán)境運動、動物保護運動的社會根基在哪里。人家孩子的成長就是不一樣。
面臨著互聯(lián)網、iPhone時代的種種挑戰(zhàn),小學生不好好在教室里做題、打好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反而跑到野外學習原始人的技能,這樣的教育是否有些“文不對題”呢?
其實,人類迄今為止的所有進步,都可以歸結到人類和自然的關系這一根本問題上。如果把人本身也當作自然的一個有機部分的話,那么所有科學技術,說到底就是如何利用、駕馭自然。書本上的知識,是別人嚼剩下的饃,是把別人發(fā)現(xiàn)的自然規(guī)律傳授給你。你并沒有讀自然的“原典”。“自然課堂”,則是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然的“原典”,以激發(fā)他們原創(chuàng)性的解讀。達爾文曾提出過一個假說:同樣的動物,野生的比家養(yǎng)的要聰明。因為野生環(huán)境太復雜,不停地刺激動物作出應對,使之更有主動性。家養(yǎng)動物則在別人安排的環(huán)境中生活,沒有這些挑戰(zhàn),難以激發(fā)其智力的發(fā)展,漸漸被動。
20世紀的心理學、腦神經學的研究,基本上證明了達爾文的假說。比如,實驗室里的小鼠,即使在強化刺激的環(huán)境中生活,其籠子里充滿了各種智能玩具,但還是不如野鼠聰明。這一點,從對兩者的大腦解剖比較中得到了證實。學校教育,不管怎么復雜,其實也更類似于充滿了強化刺激的玩具的小鼠籠,不管設計如何精巧,也趕不上野生環(huán)境所提供的刺激更能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女四年級背不下乘法口訣,國內的朋友大驚失色,質問我們當家長的都干什么了?墒牵迥昙墪r花了兩天,很容易就背會了。國內同齡孩子早已成了做習題的機器,但卻沒有機會去“自然課堂”中冒險。這種經歷所激發(fā)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主動性,會跟著小女一生。失去了這些,日后則很難補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