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0-09-25 17:50:14
中國的家長總把孩子看成一張白紙,露骨點說是一個無意識的小生命,不教不會,所以必須要“教導”。從吃飯、睡覺、穿衣,到講話、禮儀甚至做人,全由爸爸媽媽不斷“言傳”來完成“教導”的任務。
我們不妨來次原音重現(xiàn):
一家三口圍坐在餐桌旁享用家庭餐,這時媽媽開腔了:“寶寶,明天媽媽要帶你去阿姨家做客。你要乖哦,要聽話,看見人要叫哦。”寶寶扒著碗里的飯,應了聲,“哦!”爸爸接著教導:“寶寶,到人家家里吃飯,不能像在家里一樣吧唧著嘴,或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哦”!寶寶又應聲道。“一定要記牢哦!”爸爸媽媽最后異口同聲的進行強化教育。
第二天,阿姨家。阿姨熱情地開門,媽媽示意寶寶:“叫阿姨呀。”寶寶眨巴眨巴眼睛,以沉默回應。輪到吃飯了,看到美味,寶寶自控能力欠佳,就只顧自己猛吃,吧唧聲響徹四座,媽媽連攔都攔不住。
就這樣,爸爸媽媽的禮儀課黃了,“教”和“學”碰壁。我覺得讓父母這么失望的主要關鍵就在這個“教”字上,因為它脫離實踐,沒有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模擬和自我練習的環(huán)境。
先在家中禮儀相待,讓孩子品味禮儀之后的歡愉
與中式的“白紙”論相悖,西方社會普遍認為孩子已是一個完整的人,要尊重他的個性,讓他在被尊重中自然地去觀察,去模仿,去學習禮儀,然后逐漸在體驗和重復這份因禮儀帶來的美好中養(yǎng)成美德。
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禮儀,西方國家的家長們總是身體力行先在家里開始試驗和練習:大人和大人之間也顯得“彬彬有禮”,“請”、“謝謝”、“對不起”這樣的詞句不離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不知不覺便模仿到了“禮貌”;家長與孩子交流時也總是擺出平等的姿態(tài),與孩子幽默的交流多于權(quán)威式的斥呵。比如,媽媽有意要讓寶寶遞杯水過來,會用請求的口氣說:“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at cup of water?”當寶寶把水送到媽媽面前時,媽媽又會說:“Thank you very much.You’re so helpful。”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操練,遇到相似的場景時,孩子就會重復相同的表達。此時,禮儀已不是臨時抱佛腳的一個強行的“教導”。
陪孩子一起社交,在社交中反復操練禮儀
西方父母會有意識地尋找各類機會,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為他們設計不同的“社交場合“。低齡可以先從節(jié)日和生日派對開始,社交對象多是班上的小朋友、鄰里孩子。等孩子們稍稍長大了,再帶著孩子參加成人一些活動,如看演出、走訪父母的朋友,參加學校舉辦的聯(lián)歡會等。每次社交,必定先從衣著整齊開始,讓孩子明白不同的社交場合不同的衣著以示尊重。規(guī)矩會在每一次的身體力行中慢慢滲透進孩子的記憶里。當然,父母親的角色遠遠不該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禮儀上,更深層的美德和情懷熏陶必須貫穿于孩子們各項業(yè)余活動及交友的游戲中,父母的難處就在于為孩子做什么選擇,如何護航和指路。
所以,如果父母把禮儀之道的傳授局限在出門前一刻的“教導”,和闖禍之后的“訓斥”,那么我們的孩子很難自覺地認知禮儀的必要,而總會選擇“忘記”父母的“教導”和“訓斥”;反之,家中日常的禮儀習慣會讓孩子時刻感到被尊重后的快樂和愉悅,那么他們一定也會在家之外的環(huán)境里禮貌待人,因為孩子本該就是一個個小天使,沒人演示粗魯和惡語,他們是不會自己“發(fā)明”和“導演”的。
其實,禮儀真不是做給他人看的,它實再是我們父母孩子快樂相處的一個良好環(huán)境和良好心境。不用教,只要行,孩子會快樂學到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