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9-28 16:48:36
1.身體是令人快樂的
嬰兒從出生起,就對父母的撫摸與擁抱感到快樂和滿足,愛撫孩子的小臉,輕撫他的皮膚,專注地與他進行相互的目光交流,將寶寶抱在懷里,所有這些都向寶寶幼小的心靈灌輸了這樣的態(tài)度:身體是令人感到愜意的,撫摸別人以及被別人撫摸都將帶來快樂。這是孩子學會認同自己性別的第一步。
2.兩性是平等的
當孩子們注意到異性伙伴和他們不一樣,比如穿著、發(fā)型、小便的方式等,要引導他們平等地接納這種差異,消除“誰的更好”這一疑問,使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滿意。要幫助孩子樹立兩性平等的觀念,比如女孩喜歡運動,就鼓勵她運動,使孩子懂得:喜歡就可以去做,并不因為他是男孩或女孩。
3.健康的性別榜樣
如果家里擁有健康的性別榜樣,孩子就能培養(yǎng)起健康的性別認同。這與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有關,也與父母之間如何相處有關,F(xiàn)代社會雖然性別差異正在被縮小,母親卻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如果父親每天來去匆匆,很少照顧家庭,而母親感到委屈和氣惱,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也會有相同的感受。如果父母不僅對工作滿意,且認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孩子就會從中受益。父母之間愛的表達對孩子來說也影響深遠,當父母相互尊重、體貼,并坦然地表達愛意,孩子將來也會自然地向他所愛的人表達愛意。
4.不同性別,不同游戲
男孩子喜歡更具攻擊性、更粗野的游戲,對肢體運動有著比人際交流更大的興趣;女孩子則喜歡扮家家、做手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你發(fā)現(xiàn)兒子過多地待在家里,缺少更活躍的運動,或者和小朋友玩耍時,其語言表達、情緒反應如女孩子般瑣碎、纖弱,或許,是父親有些“失職”了,常和母親在一起、父親“失位”的男孩,其性別特征常常發(fā)展遲緩、不夠鮮明。男孩需要在父親帶領下游戲和活動,父親的理性、權威、粗獷及競爭性,是男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性別角色要素。女孩子倒并不缺乏性別學習的榜樣,母親、女老師(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女老師數(shù)量遠勝男老師)常在身邊。不過,女孩子經常跟父親交流,也是相當有益的。
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對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孩子們還會做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父母該如何看待和處理呢?這里要強調的是,對于孩子的任何問題,要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避免大驚小怪和過度反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