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1-01-28 13:06:30
3~6歲對孩子來說是發(fā)育的黃金期,許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熱衷于各種特長教育,忙著教孩子學音樂、背唐詩,卻忽略了自理、人際交往等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潛能的挖掘和培養(yǎng)是需要環(huán)境熏陶、時間積累的,而且成效也是緩慢的,這也導致我們一些家長的“短視”,避重就輕,忽視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只要教之得法,并能掌握教育“妙招”,家長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會更科學、系統(tǒng)、事半功倍。
交往能力:細心“診斷”科學幫助耐心等待
教子難題:“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根本不說話,他時時刻刻抱著玩具熊,總是孤零零一個人呆著,真愁死人了!”“孩子特別‘獨’,自己的玩具不給別人玩,還搶人家東西!”孩子入園后,交際能力方面的問題不斷出現(xiàn),“在家千日好,上幼兒園總有難題”成了多數(shù)家長的感慨。
專家妙招:
試試“診斷式教育”
在家里的時候,所有的大人圍著孩子轉(zhuǎn),孩子在人際方面的問題不突出;上幼兒園后,隨著跟同齡人交往增多,問題就呈現(xiàn)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像醫(yī)生一樣“診斷”孩子的“病因”,與老師及時溝通,合力解決,而不是簡單地歸因為“咱的孩子就不喜歡上幼兒園”甚至干脆退園。
李淑英園長提到,那個“不說話”的案例實際上是因為孩子新轉(zhuǎn)到一個幼兒園后出現(xiàn)自卑、孤獨和不安全感。應根據(jù)這個個案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如:為孩子提供一個輕松的氛圍,家長和老師可以“故意”不關(guān)注孩子“不說話”的現(xiàn)象,讓他從“聽”開始,然后變?yōu)?ldquo;跟著老師思維走”,再到他突然有一天情不自禁回答老師的提問,接著,老師可以鼓勵他每天為小朋友講故事,成為受小朋友喜歡的“故事大王”。
“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要耐心找出原因,然后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因勢利導去解決。”在接觸中,李園長發(fā)現(xiàn),80后的父母有時候會有些極端,寵孩子的時候接近溺愛;發(fā)現(xiàn)孩子有問題,又急于解決,常常有情緒化的現(xiàn)象。“家長要容許孩子出現(xiàn)失誤,并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解決問題。如果家長覺得自己沒有‘診斷’和解決能力,那么可以請經(jīng)驗豐富的幼教老師幫忙。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緒,耐心等待孩子改善,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下結(jié)論’。”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