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11-13 14:06:27
曾經(jīng)有父母問:“每次都答應孩子的要求會不會寵壞了孩子?”其實問題不是在答不答應,而是在要求合不合理。如果是合理的要求,為什么要擔心寵壞孩子呢?
假如我們能從小讓孩子知道:人一定會犯錯,只要跟父母講了,父母會和你一起面對困難。孩子有這種信心,許多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敷衍。孩子興高采烈地回家報告他很得意的事,而大人忙于生計,不是不注意聽,就是隨便應付一下,連眼睛都不抬起來看他一下。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既然你不想聽,那我下次就不說了。
中國的父母其實非常關心孩子,只是關心的方式大部分是物質上的而不是精神上的。許多父母整天盯著孩子多穿衣服,多吃飯,卻較少坐下來跟孩子談心,不去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而且孩子大概過了小學三年級以后,父母與他們就沒什么肢體上的接觸了。中國父母的關心是含蓄的,不掛在嘴邊的,需要孩子從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去體會父母的用心。偏偏我們的孩子因過度保護,在人際關系這方面的智慧開得比較晚,有的甚至上了大學還不能體會到父母的愛心,而以為父母不在乎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