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作者:黃穎 2014-12-22 17:18:43
12月18日,史家小學,學生在上體育課。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黃穎)學生體測成績不合格怎么辦?家長和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咋提高?史家小學在本年度學生體質測試結果出爐后,不僅對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還為學生和家長附贈了量身定制的鍛煉指導意見。
此外,該校還利用周末時間舉辦了爸爸運動隊等多種親子互動賽事,以提高家長帶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體育教師“一對一”指導鍛煉
為提升學生體質健康,今年市教委繼續(xù)實施了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與干預工程,并舉辦了第八屆北京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賽,對全市346所學校,10380名學生進行抽測,結果顯示今年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比去年有所下降。
日前,史家小學主管體衛(wèi)工作的張欣欣老師介紹,目前學校已經(jīng)收到了本次測試賽的成績,并根據(jù)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也為學生和家長“附贈”了一份體質提升的針對性鍛煉指導意見。
“比如上肢力量弱的要練小單杠等,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張老師說,這些意見均由學校體育老師制定,還會通過微信等方式與家長保持定期溝通。
他透露,目前該校每位體育老師要對各自負責的五六個班級、約200名學生的健康情況“負責”,針對體測結果不佳的同學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例如對于肥胖的學生,學校會開出包括固定健身自行車、跟隨跑、快速行走等運動處方。
辦親子運動會調動家長積極性
而在日常教學中,張老師介紹,目前學生每天都要在40分鐘體育課、30分鐘廣播操、30分鐘體育鍛煉和30分鐘大課間之中,進行“四選三”的體育鍛煉,總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并開展拔河、接力長跑等比賽,通過競爭提高學生參加鍛煉的積極性,“把體育運動真正還給孩子。”
基于家庭在學生體質方面發(fā)揮的決定性作用,學校也通過編寫健康指導手冊、舉辦親子運動會等方式,調動家長參與運動鍛煉的積極性。
如去年和今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該校學生獲得的禮物都是體育教師編寫的少年兒童科學運動指導手冊等,“告訴家長,在家怎樣鍛煉。”
“爸爸運動隊”則是為了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體育鍛煉,“家校聯(lián)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張老師說,家長只有真正參與到和孩子一起的運動之中,和孩子一起鍛煉,才會關注學生體質并積極配合學校的措施。
■ 追訪
家長不配合體質難提升
史家小學的張欣欣老師介紹,學校有部分家長不愿配合學校體育活動,“覺得學習成績好比什么都重要”,導致了學校中“小眼鏡”、“小胖墩”數(shù)目不斷增加。事實上體質不好,有時也會影響學習成績。
基于家庭在學生體質方面發(fā)揮的決定性作用,“家長的積極性必須調動起來”,史家小學從2009年起開設“小壯壯訓練營”,針對三年級以上肥胖學生進行跟蹤監(jiān)測,進行專項訓練和飲食調整,“但有的家長依然出門就給買漢堡吃,這樣不會有效果。”張老師認為,家校之間應不斷提升默契,讓“要我鍛煉”變成“我要鍛煉”,真正將學生的體育鍛煉,延展至家庭之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