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 2015-11-23 11:22:17
小朋友齊齊,是個四歲多的男孩。最近齊齊的媽媽,為了孩子不懂得分享非常犯愁。因為很多時候,讓她很丟面子。媽媽有時候顧及自己的面子,硬是從齊齊的手里把玩具奪走送給別的小朋友玩兒,可孩子又哭又鬧,弄得自己和別的小朋友的家長很不好意思。媽媽說齊齊不僅不分享自己的東西,有時還去搶別人的東西。“這個孩子怎么那么自私呢?”媽媽很無奈地說。她不知道怎么辦,在家長課堂上作為一個問題提了出來。
孩子為什么不懂得分享呢?這要從孩子的物權意識敏感期說起:兩歲多的孩子,他的世界是“我的、我的”。所以孩子常常會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里的東西,這就是孩子進入了物權意識敏感期。這個階段大概要經歷三四個月,但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可能會更長一些。這個時期是孩子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系。三四歲的孩子進入秩序、完美、執(zhí)拗的敏感期,如果成人把一塊餅干掰掉一點給孩子,孩子會哭鬧不止拒絕接受,那是對完美的敏感,我們破壞了孩子對圓的感覺。
在物權意識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看得很緊,如果家長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食物送給別人,會遭到孩子的拒絕和反對,甚至會大哭大鬧。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自私,也為顧及自己的面子,有時硬是把孩子的東西拿走送給別的孩子。家長的強迫分享,導致了孩子物權歸屬的混亂,不清楚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當你硬拿走孩子的東西時,孩子也學會了隨便搶別人的東西。像上邊提到的齊齊的問題,就是物權意識敏感期沒有順利度過引起的,也是媽媽的強迫分享導致了齊齊愛搶別人的東西。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尊重孩子每個發(fā)展階段的特點,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不要按照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出問題,從家庭和家長的養(yǎng)育方式上找原因,為孩子構建一個寬松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給孩子一個幸?鞓返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