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7-27 10:51:00
5月25日,中關村三小“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啟動儀式”在萬柳北校區(qū)成學會堂舉辦。海淀區(qū)政協主席彭興業(yè)和劉恪副主席等一行六人出席活動;同時參加活動的還有海淀教委德育科燕海霞科長,以及學區(qū)、街道、社區(qū)的代表。中關村三小劉可欽校長為啟動儀式致辭。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第一任主席李曉云現場宣讀“中關村三小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章程”,來自中關村三小三個校區(qū)(萬柳南校區(qū)、萬柳北校區(qū)、紅山校區(qū))的學生代表和家長(微博)代表參與了話題研討,并對委員會章程進行了投票表決。
啟動儀式最后,彭興業(yè)主席肯定了中關村三小的工作以及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所做出的嘗試,并提出了幾點希望,家庭中倡導平等,互相尊重的家風;用謙虛的態(tài)度去工作;把政協納入到教學體系,讓學生了解政協的制度,學習參政議政等等。
好的學校生活于社區(qū)融于社區(qū)
中關村三小劉可欽校長在致辭中講述了“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的成立緣由。中關村三小堅持“三小大家辦”的理念,希望廣納家長和社區(qū)的力量,在辦好學校教育的同時,做到“跨越圍墻”,開放辦學,助力學生成長。
經歷三年思考完善,在2016年年初,開始進行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的組建工作,于2016年5月25日正式啟動。劉校長說,從帶有監(jiān)督性質的“家長委員會”到單方主導的“家校聯盟”,深思熟慮之后最終定名“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希望家長和學校作為雙主體,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服務老師服務學生。通過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的工作,能夠更好的做到“讓老師安心的教,讓學生快樂的學。”
劉校長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能夠始終保持研究的眼光,具有“學生意識”。不僅從學生的角度看世界,更要把自己當成學生,學會做父母,學會如何更好的和孩子相伴;學會做老師,學會把工作經驗歸零,認真審視每一件事情,伴隨學生成長。
第一任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輪值主席李曉云先生,隨后宣讀“中關村三小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章程”,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主席采用輪值制度,委員會成員任期兩年,力求最大限度發(fā)揮委員會成員們的能動力量。
“四大板塊”全方位服務
中關村三小“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下設四大板塊,分別為“家庭教育實踐研究中心”、“鄰家小孩”、“家校事物協作中心”以及“家長志工”,四大板塊的負責成員對各板塊的工作規(guī)劃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家庭教育實踐中心”在調查家長需求和學校要求的基礎上,將利用家長沙龍、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將優(yōu)秀教育理念廣為傳播。同時,據委員會成員介紹,中關村三小已經擁有702位“家長志工”,親身參與到學校教育的各項活動中。
“鄰家小孩”板塊致力于讓孩子們之間相互學習溝通,通過親子活動讓家長在陪伴中學會教育。在此前舉行的高年級家長為1年級小朋友講繪本的活動中,家長收益良多。“擁抱春媽媽”的大自然體驗活動也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廣泛好評。給即將舉行的“走進博物館”系列活動、“北京氣質”民俗體驗活動等積累了經驗和信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