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8-26 09:45:49
3.制定一個“分別計劃”
為了避免寶寶在與父母分別時出現(xiàn)感情的劇烈波動,感到無助,害怕,可以與寶寶制定一個分別的計劃,比如擁抱、擊掌、親吻等形式,讓寶寶比較順利的與父母分別。比如媽媽可以說:“在咱們分開前,你可不可以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媽媽親親你的小臉蛋,然后你再跟媽媽說再見。我們先來試試吧。”
分別計劃一旦制定就要堅持,即使寶寶提出新的要求,一定要堅持之前的計劃不變。例如,孩子可能會說,“再抱我一會兒”,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住。寶寶很聰明,一旦看出你猶豫了,他們可能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當(dāng)完成計劃后,家長要果斷堅定地離開。這樣的行為告訴孩子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爸爸媽媽走了,不會因為我哭就再多呆一會兒;第二,爸爸媽媽信任老師,我的幼兒園生活要開始了。
4.給孩子一個具體的時間信號
不知道爸爸媽媽是不是來接我或者什么時候來接我?是孩子哭鬧的一個重要原因。爸爸媽媽需要告訴寶寶一定會準(zhǔn)時來接寶寶,由于寶寶沒有時間概念,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換成孩子可以理解的,比如“你吃完晚飯我就來接你了”,或者“你們唱完離園歌我就來接你了”,這些時間信號是具體的,而且是孩子可以理解并形成規(guī)律的。
5.幫助孩子回顧幼兒園生活
要用具體信息幫助孩子回顧,避免用:“你在幼兒園開心嗎?”“你午飯在幼兒園吃的什么?”這種廣泛的問題。孩子的大腦發(fā)展決定了他們的回顧能力是有限的,他們沒有辦法完整回憶一天中發(fā)生的所有事情,特別是當(dāng)你問的問題過于寬泛和抽象的時候。家長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過的是否開心,可以說:“你今天跟哪個小朋友玩了?是男孩女孩呀?”“今天在學(xué)校吃米飯了嗎?有沒有西蘭花吃呀?”
同時,家長也不可忽視自身的分離焦慮。家長的分離焦慮主要是擔(dān)心寶貝在幼兒園不適應(yīng)。作為家長,首先應(yīng)該明確新入園的寶貝不適應(yīng)是一種正,F(xiàn)象。其次,新入園寶貝的哭鬧、情緒不穩(wěn)定是普遍存在的,家長應(yīng)該相信幼兒園,相信教師,相信孩子。家長和教師要通過家園的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幫助孩子能夠順利度過“焦慮期“,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