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奧數(shù)網 2018-02-07 10:41:19
媽媽自己心情不平和,容易焦慮,會從多個方面去影響孩子。比如,媽媽說:“孩子有一種疾病,每次孩子接觸到了過敏原,我都很緊張,很害怕。”這種緊張自然會被孩子感受到,多多少少也會緊張。如果這種情形多了,孩子也會對類似情況緊張的。其實,父母自然表現(xiàn)出來的是緊張還是放松,會給孩子直接的示范。其實,這些認知思維習慣不是遺傳,生活中耳濡目染多了,孩子就可能學會。
一、如何改變容易焦慮的性格
媽媽現(xiàn)在對孩子過度關注,她說:“真的,越看越覺得孩子不正常。這幾天孩子鼻子又發(fā)出什么聲音,我也總是往嚴重了想。”其實這是在焦慮的情況下的一個自然的反應,情緒的規(guī)律——越焦慮越容易關注那些擔心的事情。所以,在焦慮的時候,最好采取外出散散步等形式,直接轉移注意力以緩解焦慮,心境平和了,關注就會少一些。但是這只是權宜之計——雖然也是必要的。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改變媽媽容易焦慮的性格。只要媽媽改變了,那么對孩子無論是情緒還是思維模式上都會有好的影響。如果媽媽變得淡定,孩子自然容易淡定。焦慮少了,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是抽動癥,抽動的癥狀自然越來越少發(fā)生了,不必擔心加重。
二、這種性格能改變嗎?不是說本性難移嗎?
性格不是不能改變,而是對很多人來說難以改變。為什么難改變,是因為不懂方法。就像如果沒有鑰匙,想推開鎖上的門太難了。而認知療法就是改變性格的鑰匙。
媽媽說:“孩子的任何事我都提心吊膽,現(xiàn)在孩子有不停的清嗓子,我真的努力地堅強著,但是害怕極了。”
其實堅強可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啊。在怎樣做到真正的堅強--用認知療法改…我說到了這個問題。我又給媽媽推薦了我的一篇博文:學會三種思維,孩子坦然面對挫折。這篇博文她以前看過,她說很喜歡我提倡的“盡人事,由天命”這個理念,孩子有事時她總會想這句話。
其實她為什么容易焦慮?也是思維模式的問題:“什么事都想得很多,總是對沒有發(fā)生的結果很擔心,心很細致......”,這樣把事情放大了,總想著負面的東西,害怕可能的結果,焦慮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我如果這樣想,肯定也焦慮。
我的學會三種思維,孩子坦然面對挫折這篇博文,雖然是寫給孩子的,但是對成人也很有用處,就很適合她。我建議她心情放松的時候,多去體會我的文章,只要這三種思維用得好了,就會變得堅強,逐漸不那么容易焦慮了。以她擔心的抽動癥為例。
1、壞事變好事
通過這件事情,媽媽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提高了心理素質。以后也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也是一件好事。
2、沒什么
這個狗屁抽動癥沒什么啊,我前面已經說過了。
3、順其自然
媽媽做了該做的事情,去努力了,其他的就聽天由命,愛咋樣咋樣吧。媽媽擔心的每一件事情,都要用這樣三種思維去勸說自己,養(yǎng)成習慣性思維。逐漸地,就不那么焦慮,性格也就改變了。但是,要花功夫,遇到的每一個事情都有一個以前的習慣性思維,所以都需要重新這樣分析。
這樣,改變性格的大門就打開了。媽媽:好的,維尼老師。這本來就不一定是抽動癥。即使是,也是不什么大病。和您聊了這么久我真的心里想明白很多。我現(xiàn)在應該做的就是不去關注孩子這件事,不管是不是都不去管它對不對。就算是,我改變了自己,不給孩子傳遞焦慮,孩子的心理也會健康。維尼老師,您說的對,我一定好好學習您的那篇博文,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提高自己,也對孩子好。
維尼:是的,因為你學會了心理調節(jié)方法,孩子可能就少出現(xiàn)出其他心理問題了,這是個好事。就像我以前遇到一些心理問題,經過思考,現(xiàn)在都是我的財富。心理比一般人健康得多。
媽媽:不怕有問題,只有解決問題,才能提高不是?
維尼:是啊,有問題其實也是提高的機會;仡^我把咱們的交流梳理一下寫成博文,隱去你的信息,可以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