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兒科張鴻彥醫(yī)生 2018-05-10 17:34:15
什么是過敏?
過敏是人體對正常物質的超常反應,當外來物質侵入時,人的免疫系統(tǒng)就會將外來物吞噬或者產生抗體將外來物中和消滅。但是由于部分人的反應過于強烈,超出正常范圍,從而傷害到機體的一些正常細胞、組織和器官,從而引發(fā)局部甚至全身性的過敏性反應,如皮膚瘙癢、紅斑、鼻塞、打噴嚏、喘息甚至過敏性休克等異常反應。這種異常的超敏反應就是過敏。
兒童過敏產生的途徑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和母嬰途徑等。
美食OR毒藥?
食物過敏反應時因免疫學機制引起的食物不良反應,食物過敏是過敏進程中的第一步或最早表現?梢砸鸲嗥鞴傧到y(tǒng)受累,最常見的是胃腸道、皮膚黏膜和呼吸道癥狀。
兒童是食物過敏的易發(fā)高發(fā)人群,在2000年,據專家報道,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fā)病率不低于2%—7.5%,中國0—1歲嬰兒食物過敏患病率為6.1%,4—6月為高發(fā)年齡段,現在發(fā)病率會更高。
食物過敏發(fā)生四要素
嬰幼兒容易食物過敏的原因有遺傳學因素、環(huán)境因素、早期暴露和免疫狀態(tài)。
遺傳學因素
如果父母雙方均無過敏性疾病,那么子女患有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率是5%—15%,如果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則發(fā)病率是20%—40%,如果二者都患有,則發(fā)病率是50%—70%,因此要早診斷,早治療!
環(huán)境因素
目前由于消毒劑的廣泛使用和抗生素的大量濫用,Th1并不易被刺激,影響過敏風險的環(huán)境因素有吸煙、二手煙、剖宮產、藥物使用(抗生素)、過早接觸整蛋白食物……
早期暴露
由于初生嬰兒的腸道免疫系統(tǒng)尚未成熟,容易對外來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滲漏現象。
免疫狀態(tài)
由于剛出生的新生兒腸腔內無菌,腸壁結構松弛,滲透性高,而且對病原菌的獲得性免疫尚未建立,T-輔助細胞分化出現歪斜現象——Th2優(yōu)勢明顯。
常見易引起嬰兒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魚蝦、小麥、貝類(牛奶是嬰兒期最主要的過敏原之一),但食物過敏存在同類食物交叉反應和不同類食物交叉過敏,如果對牛奶過敏,那么對羊奶、馬奶這些同類食物也可能過敏,如果對雞蛋過敏,那么對鴨蛋、鵝蛋也可能過敏;但如果對牛奶過敏,40%的會對豆蛋白過敏;因此,當食物發(fā)生過敏時,食物替代并不是安全的選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