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功能醫(yī)學醫(yī)生 作者:冷雪 2018-05-11 16:08:52
重新引入敏感食物是指在完全停食8-12周敏感食物之后,按照過敏程度的高低,從低到高逐項引入敏感食物。每周只能引入一種食物,且要觀察和記錄身體在72小時內發(fā)生的不適癥狀,如果沒有不適感這個食物即可以引入到上述循環(huán)飲食的列表中。如果引入食物仍然有過敏不適癥狀,那么這個食物就被放到最后再次嘗試,直到沒有不適為止。要記住,食物敏感通常是因為反復食用相同的食物、飲食缺乏多樣性造成的,產生的IgG抗體累積太多來不及代謝造成的!
對于過敏嚴重,伴隨嚴重的胃腸道功能不好(脾虛)的小朋友,治療過敏的另外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加強胃腸道功能修復。因為過敏和胃腸功能不好,本身就是互為因果的。嚴重的慢性食物過敏會不斷刺激腸道粘膜,破壞粘膜屏障功能,使腸道粘膜對營養(yǎng)的吸收和有害物質的阻擋均受到影響;同時胃腸功能不好又會反過來加重慢性食物過敏。所以,對孩子來講,最好的治療就是加強孩子的胃腸功能,腸道功能好了,整體的免疫功能也會隨之而好轉。
功能醫(yī)學的5R療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全面的腸道照護方案:
Remove(祛除),移除對腸道產生刺激的所有因素,在孩子身上重點要移除的是過敏源、藥物,避免這兩種因素對腸道反復刺激。這里對過敏源的移除,實際也就是上述慢性食物過敏停食-循環(huán)飲食-再引入的過程。
Replace(替代),補充幫助消化的多種消化酶。這點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但凡是脾胃虛、胃腸功能不好的孩子,實際上與消化腺腺體的分泌不足有關系。大家所熟知的大山楂丸,孩子積食了之后吃幫助消化的,實際也是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幫助身體產生更多的消化酶。還有像多酶片、乳酶生這些又便宜又好用的藥,實際也是補充身體的消化酶,多酶片含胃酶和胰酶,而乳酶生補充的是乳糖酶(上篇中我們提過牛奶不耐受的時候就可以吃這個乳酶生)。
Reinoculate(再接種),補充腸道細菌生長所需的“益生元(益生菌的糧食)”或者直接接種“益生菌”。腸道內的菌群非常重要,人體腸道菌的數量比身體的細胞數量還要多,他們起著調節(jié)免疫、分解消化食物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過敏、藥物等因素的刺激下,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會減少,而有害菌的數量增多,所以腸道功能自然受到很大程度影響。在現在的嬰幼兒奶粉里面,都有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在腸道功能極差的兒童中,一定要大劑量的補充。
Repair(修復),補充腸道粘膜細胞代謝所必須的氨基酸,來修復腸道粘膜的完整性。
Rebalance(重建平衡),建立腸道、免疫功能的新平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