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金優(yōu)生活 2018-05-11 17:06:56
(3)就醫(yī)信號:
如果寶寶出現(xiàn)呼吸問題、面部或嘴唇腫脹,或者進食后出現(xiàn)嚴重嘔吐或腹瀉,你應該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嚴重的過敏反應絕對不能耽擱。你寶寶的呼吸道可能會在幾分鐘之內完全堵塞,所以這時候可能送急診都來不及了,你必須馬上叫急救人員來現(xiàn)場。
如何預防食物過敏?
預防食物過敏,從添加輔食開始:
1、堅持母乳喂養(yǎng),避免過早添加輔食
大家一致認為,純母乳喂養(yǎng)是預防嬰兒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為在嬰兒腸道不成熟期,母乳喂養(yǎng)可減少接觸異體蛋白質的機會;
而且母乳喂養(yǎng)可通過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發(fā)揮抗感染及抗過敏的作用;
母乳中的特異性抗體可誘導腸黏膜耐受,從而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因此,在嬰兒頭4個月,盡量采用純母乳喂養(yǎng);4~6個月后,再添加輔助食品。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尤其要強調頭4~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yǎng),而且應堅持喂母乳10~12個月。
2、有過秘史的媽媽應注意忌口
因食物過敏還與遺傳因素有關,有食物過敏史的夫婦,懷孕后期要提防曾使自己過敏的食物,以免讓孩子通過母乳間接過敏。哺乳期間,母親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注意輔食品種的選擇和添加順序
嬰兒常見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蝦類、貝類、柑橘類水果、小麥等。多數(shù)食物過敏原為糖蛋白,牛奶中約有40多種不同蛋白質可能有致敏作用,雞蛋中的卵蛋白、卵黏蛋白等也可引起過敏。鱈魚、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種可誘發(fā)過敏的抗原存在。在輔食添加過程中不應過早引入這類食物。
首先給嬰兒添加的輔食應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米粉可作為試食的首選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再試食肉、魚、蛋類。輔食添加的順序依次為谷物-蔬菜-肉、魚、蛋類。較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產(chǎn)品等,應在1歲以后才提供。
4、掌握循序漸進的輔食添加原則
給嬰兒添加輔食要掌握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則。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應為單一食物,少量開始,一次一種一種3天,以便觀察嬰兒胃腸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如無過敏,再添加新的食物。這樣減少一次進食多種食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
5、如果意外情況孩子沒有母乳,家族有過敏體質的表現(xiàn),建議開始使用低敏奶粉喂養(yǎng)。最初幾天沒有奶,也建議使用低敏奶粉。最初三天的含有過敏原的奶粉刺激,對于孩子以后的過敏反應有很重要的意義。
6、低敏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游離氨基酸,但長期服用這些奶粉需要醫(yī)生或者營養(yǎng)專家進行指導,隨著年齡的增長,過敏會出現(xiàn)耐受,換句話說就是逐漸好轉,需要過渡到正常飲食。
3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主要發(fā)生于特異體質的患兒,容易發(fā)生過敏反應的藥物主要有磺胺類、汞利尿劑、青霉素類、血清制劑等。藥物過敏的發(fā)生與患兒的體質因素、藥物的化學性質和用藥的方法等因素有關。
對藥物過敏所致的發(fā)熱必須及時進行處理。首先立即停用致敏藥物,給予抗組織胺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發(fā)熱反應較重者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經(jīng)抗過敏治療體溫仍不下降者可給予退熱劑,如百服寧、阿苯、泰諾等,對3歲以下小兒可給予安乃近滴鼻。經(jīng)以上藥物治療,多數(shù)患兒體溫會很快降至正常,其他過敏表現(xiàn)亦會隨之消失。
如何預防寶寶過敏?
防止兒童過敏,最有效的一步便是讓孩子遠離環(huán)境和食物中的過敏原,如盆栽植物、塵螨,寵物毛發(fā)、填充的或長毛絨玩具、地毯和掛毯鞥。花粉等過敏源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在生活中盡量遠離。
其次,在幼兒飲食方面,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是采用母乳喂養(yǎng),對牛奶、大蝦、雞蛋、海鮮等異性蛋白食物要小心給孩子食用。且產(chǎn)婦應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或者喂食低過敏原的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同時,延緩輔食的添加。
再次,適當運動。兒童應避免在干冷的環(huán)境中進行劇烈運動。如禁止在冰雪上從事持續(xù)激烈的運動。而環(huán)境暖和、濕度較高或間歇性的運動則應鼓勵。從事運動時,以不感到胸悶、氣急、身體不適為原則,有癥狀時應停止運動加強休息。在從事運動前,應適當進行熱身活動。
總之,過敏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慢性疾病,不論是胃腸癥狀(6個月內高發(fā))、濕疹(1~3歲高發(fā))、氣喘(3歲以后高發(fā)),還是過敏性鼻炎(7~15歲以后高發(fā)),都應積極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