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聚優(yōu)經(jīng)驗 2018-05-19 13:23:0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促使家庭教育成功的經(jīng)驗又有哪些呢?相關的內(nèi)容信息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我們來看看。
1、不斷補充育兒知識
初為人父人母,面對新生的寶貝,很多爸爸媽媽一臉茫然,甚至有些手足無措。隨著寶貝一天天長大,各種各樣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可以通過向過來人請教,閱讀各種育兒書刊或參加各種父母培訓班、研討會來提高自己的育兒能力和技巧,這是成功養(yǎng)育聰慧寶貝的必需途徑之一。值得提醒的是,補充育兒知識不僅僅是媽媽的責任,也是爸爸的責任。因此,爸爸也要利用各種機會提高自己的育兒技能。
2、學會傾聽
寶貝為什么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事情呢?他們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很多父母常常因不了解寶貝的想法,不能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而苦惱。掌握寶貝的脾氣秉性,增進與他們溝通的技巧,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莫過于傾聽。比如,當寶貝向你表達強烈的感受,如生氣和沮喪時,認真地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會幫助他們盡快擺脫所面臨的困境。
3、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
許多父母認為,寶貝小的時候?qū)χ車氖挛餂]有什么感受,即使講給他們聽,他們也聽不懂或不明白。因此,向?qū)氊惐磉_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件類似對牛彈琴的事情。研究表明,在寶貝面前表露父母的真實感受,可以給予寶貝更多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可鼓勵他談論更多自己的想法,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建議父母每天花一定的時間與寶貝交流,談談彼此在這一天的感受。無論快樂、悲傷還是沮喪,所有情感的表露都會對寶貝的心理發(fā)育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4、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寶貝
兒童教育專家曾經(jīng)做了一項調(diào)查,調(diào)查對象是一些學齡前的寶貝。當調(diào)查者問道:“你最喜歡爸爸媽媽做什么”時,很多寶貝做出了如下的回答:“媽媽給我講故事。”“爸爸跟我玩皮球。”“媽媽和爸爸帶我和小狗一起散步。”“媽媽和我一起畫畫。”“放暑假時帶我出去玩。”這充分說明了寶貝非常愿意跟父母在一起,跟父母在一起是寶貝一種正常而迫切的心理需求。研究表明,父母花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寶貝,可以幫助寶貝建立起自信心,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
5、永遠關心寶貝
無論寶貝年齡大小,乖巧與否,始終給予關心會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愛,將來更加成熟地走向社會。在跟寶貝相處時,父母一定要避免跟寶貝說:“我不喜歡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交給警察叔叔。”雖然父母是開玩笑或是嚇唬寶貝,但寶貝不可能理解父母的真實心理,他們會把父母說的這一切都當真,并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6、熱情而溫柔地擁抱寶貝
每天上班離家時,送寶貝到幼兒園時,回家見到寶貝時,和寶貝玩得十分開心時,當寶貝因為遇到困難而沮喪時……都要記得給寶貝一個熱情而溫柔的擁抱。
這會傳遞給寶貝一個信息:爸爸媽媽多么愛我!對寶貝來說,沒有比爸爸媽媽的愛更能增加安全感與自信心的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