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24 16:10:48
敬而遠之
成語解釋敬:尊重;遠:不接近;之:指對象。尊敬他又不接近他。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成語繁體敬而遠之
成語簡拼JEYZ
成語注音ㄐ一ㄥˋ ㄦˊ ㄩㄢˇ ㄓ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敬而遠之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成語辨形敬,不能寫作“近”。
近義詞敬若神明、若即若離
反義詞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形影相隨
成語例子若遇此等人,敬而遠之,以免殺身之禍。(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一回)
英語翻譯keep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日語翻譯敬遠(けいえん)
俄語翻譯уважать,но держаться на расстоянии
其他翻譯<德>sich von jm distanzieren
成語謎語尊古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認為仁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實行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學生樊遲問怎樣才算智,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