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 作者:杜小艾 2018-05-28 16:45:38
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性別的認知、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育兒路上,這6件事,媽媽一定要放手讓爸爸去做。
1、主動分擔家務
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爸爸做不做家務,會影響孩子尤其是女兒的職業(yè)選擇。
在爸爸不做家務的家庭中,女兒傾向于選擇老師、護士、家庭主婦等職業(yè),而在爸爸做家務的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在職業(yè)選擇上更自由和多元,會挑戰(zhàn)CEO、企業(yè)高管、軍官等男性化的職業(yè)。
不僅僅是職業(yè)的選擇,女兒的婚姻觀、親密關(guān)系的建立,都深受父親的影響。
曾經(jīng)有一個短片《你的樣子,就是你女兒未來老公的樣子》刷爆朋友圈。
短片中,年邁的父親看著自己曾經(jīng)寵愛的小姑娘每天下班后要洗衣服、做飯、陪孩子做作業(yè)、收拾家務……忙得焦頭爛額,而女婿則在一旁悠閑地喝咖啡。
2、每天擁抱孩子一次
一位男性朋友說,他每天回家都得「二進」家門。因為家里有兩個小寶貝,大寶開門后得到一次爸爸的擁抱。然后朋友需要退出門外,再敲一次門。這一次二寶來開門,爸爸要再度擁抱二寶。兩個小家伙對這件事樂此不疲,每天都搶著誰先開門。
朋友說,自從有了這個進門儀式,親子關(guān)系直線飆升,就連妻子看著都嫉妒了。
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喜歡和父母親昵,喜歡擁抱。這是因為,和父母的肌膚接觸,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安全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爸爸的擁抱,給孩子帶來的肯定和震撼,遠遠超過媽媽。
黃磊在綜藝節(jié)目《拜托了冰箱》中也曾提到,父親的力量比較大,擁抱孩子的時候會讓孩子有一種包裹感和安全感。
親愛的爸爸,多抱抱你的孩子,讓他在你的懷抱里睡覺、讀書、聽故事、聊心事,在你溫暖有力的懷抱中底氣十足地去看世界。
3、每天至少陪孩子玩5分鐘游戲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游戲力》中提到,在打鬧游戲中,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游戲?qū)ο蟆?br />
研究表明,與爸爸摔跤、拳擊,只要適度,會有助于孩子的成長,比如常和父親打鬧的男孩,跟別人相處得會更好。
爸爸內(nèi)心都住著一個小男孩,他們跟孩子玩起來,會更有創(chuàng)意,也會更有趣。
鄧超曾經(jīng)說過,等等和小花很喜歡跟他玩,因為他跟孩子們一起玩得特別瘋。
陪伴的時間不在于多而在于精,5分鐘或許不多,但爸爸全情投入其中,日積月累,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放手讓爸爸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滿滿的游戲力,陪著孩子玩游戲,成為孩子們最好的玩伴,會讓孩子的童年更加多彩和有趣。
4、陪孩子做一件「他想做」的事
英國兩個小男孩在父親的影響下具有極強的冒險精神,并在4年前跟爸爸約定了一個冒險任務「在18歲前,完成500次冒險」。
每一次冒險,都是對世界的一次探索。
他們一起學習用網(wǎng)兜捕魚,在雪地里建造冰屋,在野外生存……
最激動人心的是,他們一起改造了一艘玩具船,取名為「冒險號」,于2017年5月29日,將其放入大海開始了「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
父親,是我們對未來與未知充滿好奇的源頭。
帶著你的孩子去爬山,去滑雪,去學習捕魚,去尋找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去探究恐龍的秘密……
而跟著父親一起探索世界的孩子會更加勇敢、獨立,具有冒險精神,并保有一顆仰望星空的好奇心。
5、定期安排跟孩子的「獨處」時光
陳小春在兒子出生后也會常常抽時間陪著兒子Jasper,但跟Jasper并不是特別親近。依然記得《爸爸去哪兒》第一期中,他對Jasper大吼,而Jasper一直處于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狀態(tài)。
后來,在節(jié)目錄制的過程中,兩人有了獨處的機會,一起露營,一起做飯,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戲……陳小春越來越了解兒子,而兒子跟他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親近,會常常跟爸爸說「我愛你」。
爸爸跟孩子建立更親密的關(guān)系,需要一對一獨處的時光。你可以獨自帶著寶貝去露營,去旅行,去海邊看日出,也可以帶著他一起去外地出差……
6、每天陪孩子吃晚餐
美國的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曾給中國家長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條就是每天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吃晚餐。
而他們的總統(tǒng)奧巴馬就一直堅持這個原則——每晚6:30要和家人一起吃飯,每周最多錯過兩次。
餐桌上,可以討論一天的經(jīng)歷和見聞。父親說說單位里的,孩子說說學校里的,那些有趣的,新鮮的,彼此了解彼此在外的生活。
可以分享一個話題。討論最近看過的一本書或一場電影,看到的一篇報道,甚至是聽過的一個笑話。
可以討論家庭活動。比如周末的旅行計劃,去哪里,自駕還是乘車,準備什么攻略,大家都參與其中。
烹飪節(jié)目主持人茱莉亞·蔡爾德曾說:「同親愛的家人一起享用晚餐,絕對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原始、最單純的快樂,它不但滿足著我們靈魂的需要,也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永恒。」
這種快樂和永恒,將成為孩子未來成長的基石。
親愛的爸爸,將「與孩子共進晚餐」列入你的日常清單吧。
耶魯大學一項研究表明:父親帶大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更自信,也更優(yōu)秀,走向社會以后會更容易成功。
孩子的成長,需要媽媽溫暖的懷抱,更需要爸爸強壯有力的臂膀和引領(lǐng)。
育兒路上,爸爸應該擔起父親的責任,在孩子的童年記憶中留下清晰而美好的身影,而不只是一團影子。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爸爸還要記得寵愛媽媽喔,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
在愛的浸潤中長大的孩子,見過愛的模樣,才會懂得去愛別人,像小太陽一樣散發(fā)出愛的光芒,給愛的人滿滿的愛和溫暖。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