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達啟智 2018-06-02 08:21:24
很些家長問我,孩子怎樣才能主動學習和有效提升?家長該做些什么?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習,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么辦?
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種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不能以短期內孩子的提升與否成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看到很多報道,說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就是家長需要重視的階段了!
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我認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1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
以前帶著孩子去果園,看到孩子們在果園里摘蘋果。孩子們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沖沖,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里,牙簽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
這就是我要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2
承認差異,發(fā)現孩子的潛力所在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抵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
家長要發(fā)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yōu)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想法逼著孩子做事情,在壓力下做事情是做不好的。
3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15周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了再學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fā)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顛倒了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4
培養(yǎng)孩子的成就感
個人認為,家長在學習上不要大包大攬,但是在培養(yǎng)孩子自信自強這方面要有意識的作為。
莫言為什么會喜歡寫作?他自己回憶說,就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很喜歡他,把他的文章當做范文讀出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