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06-02 16:49:09
成語解釋:
釜:古時的一種鍋。開水鍋中尚在游動的魚。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或即將滅亡。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成語繁體:釜底游魚
成語簡拼:FDYY
成語注音:ㄈㄨˇ ㄉ一ˇ 一ㄡˊ ㄩ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釜底游魚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釜,不能讀作“jīn”。
成語辨形:釜,不能寫作“斧”。
成語辨析:釜底游魚與“魚游沸鼎”有別:釜底游魚屬名詞;一般不作謂語;“魚游沸鼎”屬動詞;當作謂語。
近義詞:魚游沸鼎、魚游釜中、甕中之鱉
反義詞:化險為夷
成語例子:他們已是飛走路絕,恰似釜底游魚,或降或死,別無他途。(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英語翻譯:a fish swimming in the bottom of a cauldrom
日語翻譯:極(きわ)めて危険(きけん)な境遇(きょうぐう)にある人,ふ中の魚(うお)
其他翻譯:<法>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
成語謎語:鍋底活魚
成語故事:
東漢著名的清官張剛遭到外戚大將軍梁冀的陷害,被派去強盜橫行的廣陵地區(qū)做廣陵太守,想借刀殺人。張剛只好走馬上任,到達廣陵,第一件事就去義軍張嬰的營帳勸降談判,張嬰敬畏張剛的為人,說出自己釜底游魚的滋味就歸順朝廷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