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6-04 14:00:19
成語解釋: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成語出處: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成語繁體:懷璧其辠
成語簡拼:HBQZ
成語注音:ㄏㄨㄞˊ ㄅ一ˋ ㄑ一ˊ ㄗㄨㄟ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懷璧其罪緊縮式;作謂語;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成語結(jié)構(gòu):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懷璧之罪
反義詞:任賢使能
成語例子:清·趙翼《古玉琀歌》:“地下長眠倘有知,懷璧其罪鬼應泣。”
英語翻譯:an innocent man gets into trouble because of his wealth
成語謎語:藏寶罪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齊國臣子張丑在燕國當人質(zhì),燕王要殺他,他乘機逃走,在燕國邊境被守衛(wèi)抓住。張丑心生一計,說燕王要殺他是因為他藏有寶珠,燕王想占為己有,如果你不放行,就說你吞下了寶珠,燕王會把你剖腹的,守衛(wèi)只好放行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