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提琴課堂 2018-06-07 16:24:14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現狀
幼兒時期是人的各項能力飛速發(fā)展的時期,是人身心發(fā)展的第一關鍵期,尤其是幼兒,剛剛開始接觸正規(guī)的集體教育,是人生起步的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接受的音樂,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參與音樂活動的能力,音樂的感受力和音樂的審美能力。在剛剛到幼兒園跟小朋友們接觸的時候,我發(fā)現孩子們并不喜歡課本上的歌曲和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而他們的意識里,更多的是在電視上面學到的流行歌曲,流行音樂的充斥,幼兒幾乎生活在一個流行音樂的氛圍中,很難接觸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優(yōu)秀的、民族的、高雅的音樂。美好的音樂不能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成長,故幼兒難以獲得健康的、美的熏陶。由于幼兒存在著某些生理性的音樂素質差異(嗓音條件、動作的協調性、柔韌性等),所以,在幼兒園中一些“能歌善舞”的孩子往往為教師所重視,表演節(jié)目的時候也是有選擇性的選擇一些對音樂理解能力強、節(jié)奏感好的小朋友。大多數“平平常常”的孩子卻被忽視了。家長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不同,音樂教育意識普遍不強,除了一些高學歷的家長對孩子有這方面的培養(yǎng),大部分的家庭生活中缺乏音樂藝術氛圍。在望子成龍心切的驅使下,有些家長為孩子購置了鋼琴、電子琴等昂貴的樂器,對幼兒進行了不恰當的定向、拔高培養(yǎng),讓孩子以犧牲其他素質發(fā)展為代價來提高音樂技能,壓抑了孩子的個性,扼殺了孩子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
二、幼兒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我們新加入幼兒教育行業(yè)的音樂老師來說,改變這種現狀是刻不容緩的。首先從幼兒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入手。音樂是一門聲音的藝術,也是一門審美的學科,音樂教師是一個美的使者,音樂課堂則是一個傳播美的場所。人類音樂實踐活動的基本核心就是感受,以感受為主的學習方法,是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們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就要善于利用一些圖畫、可視得畫面來誘導學生。使抽象的音樂變成有聲有色、有形有性的畫面。例如在教授《搖籃曲》這首歌曲的時,我讓小朋友們把自己想象成爸爸媽媽,懷里拍著寶寶,靜靜地聆聽,放飛夢想的翅膀,角色互換。顯然,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感受音樂的過程。這樣,學生就成為一個感受音樂的主題,在教師的誘發(fā)下充分感受到了音樂的美,音樂的審美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三、在幼兒園和家庭創(chuàng)造和諧的音樂環(huán)境
幼兒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包括園內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
(1)園內環(huán)境。通過和園內的音樂老師的討論和決定,在園內我們注意創(chuàng)造一種美好的音樂氛圍,使幼兒自然而然、潛移默化的接受音樂的洗禮。這種氛圍是多方位的,可聽、可見、可感、可想,對幼兒的身心起到一種熏陶、浸染的作用。形成用音樂管理幼兒日常生活的教育特色,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中的任何時候,都是教師對幼兒教育的好時機。我們園的藝術班設計了幼兒一日生活音樂化活動,及科學的選擇一些中外經典童謠、名曲,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和民族樂器樂曲的欣賞,在幼兒入園、游戲、午餐、散步、午睡、起床、離園等活動環(huán)節(jié)。
(2)家庭環(huán)境。幼兒的一半時間是在家中與父母一起度過的。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們就與家長討論如何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為使幼兒在園的教育得到延續(xù),我們幫助家長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特點、幼兒喜愛的樂曲讓幼兒在家中傾聽,并給他們布置作業(yè),讓他們向父母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理解,請父母做一些情況的記錄,在與我們老師交流,以此來營造一個美而甜蜜的音樂氛圍。
四、正確的音樂教育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為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我們全園各班都開展音樂教育的研究,希望通過實踐,能使幼兒的素質得到均衡和諧的發(fā)展。一些從我園畢業(yè)的幼兒進入小學以后,開朗、活潑、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怕受挫,克服困難的能力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且樂于助人,組織能力強,集體榮譽感強,在班里具有一定的感召力等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