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整理 2018-07-02 15:11:22
他們有的要么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要么拋棄了自己的工作,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前面一種類型的家長真是社會的痛苦。他們自己本就沒有受過什么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很低,也沒有什么技能,為了掙一點錢,離開自己的鄉(xiāng)土,來到城里打一份零工。自己生存都是非常艱難的。很多人把孩子丟給鄉(xiāng)下的老人照看,隔代的教育弊端不用說了,農村的老人除了置一把老骨頭侍弄幾畝薄田,哪里還有什么精力教育孩子?鄉(xiāng)村的學,F狀也堪憂。性侵孩子的惡性事件時有發(fā)生,令人切齒痛恨。就是被父母帶到城里讀書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又有多少優(yōu)勢呢?城里孩子學校讀書之外還去什么特長班培訓,農村來的孩子面對高昂的培訓費用能交付得起嗎?寒門難出貴子這真是殘酷的現實。自身缺少教育的家長,文化失缺的家長,在生存中苦拼的家長,你能指望他們和自己的孩子內心有深刻的聯結?難矣。放眼生活現實,疏于管教的孩子,親情歸宿寒涼的孩子做出了多少讓人扼腕嘆息的事情。
生活在這樣家庭環(huán)境里的孩子,即使出了事體,家長自身也意識不到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拋擲給社會承擔,這將是更大的隱患啊。
后面一種家長又怎樣呢?他們把孩子的前途當成自己全部人生守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人上人是他們的終極追求。所以對孩子要求很高,一旦孩子沒有做好,他們就表現出可憐的樣子,表現出傷心欲絕的樣子,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其實家長這樣做往往得不到孩子應有的尊重。孩子心里會想你自己沒有事業(yè),對自我人生沒有追求,對自我人生的意義沒有思考,你自己做不到卻要求我去做,我為什么要去做?
據我所知,即使自己沒有一份像樣的事業(yè),但是如果能夠和孩子的內心保持一份真誠的溝通,尊重孩子內心的一種想法,把孩子當成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看待,不以自己的經驗強加于孩子身上。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也不錯的。那個建筑工的教育心得震撼了多少為人父母的心啊。兒子考試成績第一名,老師邀請他在家長會上談談自己的教育心得,這個連名字都不會簽的建筑工輕聲地說:“我們做建筑工的,四海為家,工地在哪兒,家就在哪兒,說經驗,我真沒什么經驗,我就是喜歡與孩子呆在一起,喜歡看他做作業(yè),喜歡摸他的頭,喜歡問他……”這位建筑工的感言讓我想到了這樣一句話: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家長的陪伴就是和孩子內心最深刻的聯結啊。
綜上所述,理想的家長是這般模樣:不但有自己的事業(yè),還能和孩子心靈聯結交匯。做不好前者,做后者。能做到后者的家長,孩子也能教育好。如果兩者都做不好,那就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痛苦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