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作者:開心豆2010 2018-07-12 13:58:43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錯,這時家長們站出來幫助孩子改正是必須的。
但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太討厭了”之類的話語,
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很有可能還會把孩子推向家長的對抗面,
那么,爸爸媽媽們肯定疑惑,怎么樣才能既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又保持親子關(guān)系的和諧呢?
下面4句話不得不牢記在心。
1.“你來決定”
如果你要讓孩子來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時候,
你可以說這樣的話——“你來決定吧,……”
給他一個清晰的認(rèn)識:我自己決定了我的行為,同時對我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
比如,你的孩子正和他的伙伴在家里瘋鬧,
你可以對他們說:“這樣大聲會影響到鄰居的休息,那么你們來決定吧,是安靜一點兒呢還是到外面去玩兒?”
如果他們已經(jīng)選擇出去玩兒了,但5分鐘后他們還在屋里大喊大叫,
你就可以接著說:“你們剛才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到外面去玩兒了不是嗎?”
這樣做,既可以教會孩子明白選擇就意味著承擔(dān)后果,而且也可以使父母避免總是充當(dāng)一個約束他們的壞警察的角色。
你選擇了,并且對它負(fù)責(zé),這就是真正的自由。
2.“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
教導(dǎo)和約束,對于孩子來說總是必要的。
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為并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
在你管教他的同時告訴他:“我為你指出什么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為,正是出于我愛你,
盡管我不喜歡這種行為,但是我愛你!”
這樣同樣能夠給你自己一個提醒,你的目的是糾正和引導(dǎo)孩子的幼稚和無知,讓他變得更加可愛和優(yōu)秀,
而不是僅僅為了教訓(xùn)或懲罰。同時,這也能夠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能保持平靜平和,
而不至于表現(xiàn)出低質(zhì)量的、起不到榜樣作用的咆哮。
3.“你要知道,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當(dāng)你的孩子又在重復(fù)那句“這不公平”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視他,
而是要耐心地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事實上,每個人并不是一定都會得到同等的待遇的,
在這種狀況下,“公平”真實的含義其實是“每個人在他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得到它”。
于是,如果你買了什么禮物給親戚的孩子,你不要再買一份給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平”或“安慰”。
試想如果別的孩子生病了,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藥呢?
4.“告訴我,你心里真實的想法!”
當(dāng)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時候,很可能會破口而出那些難聽的話來:“你這混蛋!”或者“我討厭你!”
因為這是他們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所能想到(或者說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氣的話。
但你作為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了解自己的情緒——
究竟是什么激怒了他,讓他感到憤怒(或者是不安、委屈等等),幫他分析整個事實。
比如在他自己暫時理不清頭緒時,你可以給他一些幫助:“你不高興是不是因為娜娜跟別人說了你告訴她的小秘密?”
根據(jù)事實,幫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導(dǎo)他在這種時刻應(yīng)該怎么想,讓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處理好關(guān)系。
這樣,將來在沒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能學(xué)著克制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了。
Tips
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你需要記住:讓孩子覺得他是你的朋友,對于你的要求,他的回應(yīng)和參與是被期待、被尊重的,
而不是讓他覺得只你不滿了,他就成了你的對立面了。
對孩子說話不要過于用“技巧”,話里有話。
例如“我剛才跟你說什么來著!”這種只問不答的反問句,其實隱藏的是你對孩子沒有遵循你的話的指控。
你直接并嚴(yán)肅地表達你的意愿,能減少孩子很多困惑,有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