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5 15:47:05
語言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語言能夠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fā)展,那么,大家都知道語言與思維能力是同步的,是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有利工具。幼兒期所經歷的初步分析、綜合、抽象及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無一不是依靠語言進行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我認為幼兒只要是談到老師,能夠正確的將老師的形象描述出來;談到吃水果時要謙讓,幼兒能想到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就是在培養(yǎng)幼兒思維了。而當我學過新綱要后,我的教育觀念徹底的更新了,《綱要》中明確提到“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由此,也使我更加認識到幼兒的語言對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只有調動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思維能力。研究證明,幼兒思維的發(fā)展趨勢是從具體形象性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的!而3——6歲正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期。那么如何運用語言來發(fā)展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呢?
幼兒的思維剛剛形成,他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是按著一個思路想下去,忽然提出一個問題,又接著這個問題想下去,缺乏問題的廣闊性。記得在一次看圖講述中,孩子們憑借著具體形象性思維將四幅圖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完全的描述出來,這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認為幼兒能夠準確的完整的講述故事,這堂課就已經是成功的結束了。但我通過對《綱要》的學習,我明白了孩子們的想法是多種多樣的,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設機會,通過自己的思維推理,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引導者,可提出適當?shù)挠欣谒麄兎此嫉膯栴},從而來促進幼兒抽象思維的發(fā)展。于是我又向幼兒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如果你是圖片中的小朋友,你會怎樣做呀?“有的幼兒說:”如果我揀到錢包,可以把它寫在紙條上,貼在廣告牌上,丟錢包的人就會看見。“孩子們先利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邏輯推理,然后再運用語言表達出來,經過這樣幾個階段,幼兒的思維就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概括的過程,這也恰恰符合了《綱要》中提到的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敢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只要遵循《綱要》的要求,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有機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就能得到改進,因此我們要明確語言的天賦在于掌握語言思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