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3 11:16:19
家園同步強化幼兒合作能力
1.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針對這一特點,父母可以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減少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如:經常有意識地讓孩子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家人或客人;有小朋友到家里玩時,引導幼兒主動把好玩的玩具拿出來與大家一起玩;給幼兒買新玩具時,可提醒幼兒主動邀請小伙伴一起玩;家長也要避免說“這都是你的”之類的話等,讓孩子經常體驗到共同分享的快樂。
2.在行為上幫助幼兒克服攻擊與打架的習性。當幼兒共同游戲時,常會發(fā)生打架的現(xiàn)象,原因是幼兒期是社會性萌芽時期,開始喜歡伙伴和團體的游戲活動,同時心理發(fā)展又處于自我為中心的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兩者相沖突的結果,便產生了打架的行為。有些家長怕孩子吃虧,就向幼兒灌輸“跟別人搶”、“別怕他,跟他打”等意識,這樣的教育結果只能使孩子養(yǎng)成錯誤的處事態(tài)度和行為,今后凡遇到矛盾時,只會粗暴地大打出手。因此,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在遇到矛盾時,與同伴商量著共同想辦法解決。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出現(xiàn)不偷快的場面,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具備理智地應付突變環(huán)境的能力,并成長為寬容、有修養(yǎng)的人,更能很好地適應將來的生活。
3.鼓勵幼兒盡可能多地與同伴交往。電視節(jié)目生動、直觀、形象,以“圖象和聲音”的完美組合經常把孩子吸引在電視機前。幼兒過多地看電視,減少了與同伴的交往,喪失了較多的社會交往、社會適應的機會。同時,如今城市中單門獨戶的單元住宅減少了幼兒游戲的場地,也限制了同伴間自由交往的機會。家長應多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到戶外與同伴交往,盡可能多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4.用規(guī)則游戲引導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在成人和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孩子經常不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成人也總是習慣于屈從幼兒的意志。而幼兒間交往時就無法這樣相讓,他們之間難以就某一問題達成一致共識,互不相讓,不愿意向對方妥協(xié)。幼兒已開始呈現(xiàn)競爭的行為,并理解了“最好”的意義,他們想勝過其他玩伴,表示自己比別人優(yōu)秀。因此,成人與孩子游戲時也要注意按規(guī)則進行,讓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則意識,從而減少合作交往中沖突的發(fā)生。
5.對幼兒進行關注和表揚,強化幼兒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性行為。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捕捉幼兒的閃光點。當幼兒表現(xiàn)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行為時,家長應適時地給予強化,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得到鞏固。家長可運用肯定的語言、微笑的面容,撫摸、擁抱、獎勵等形式,以及輕撫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親切地點頭、翹起大拇指等行為,這些都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勵,因而進一步強化合作的動機,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合作行為。而對于不太會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識的幼兒,要給予適時的引導與指導。如:“你要和他商量著玩啊!”“你們都想當將軍,沒人當士兵,玩不成了,怎么辦?”“一本書,如果是三個人都想看,該怎么辦?”“你跟他說,咱倆一起搭,試試!”“你可以去幫他一起搭!”在成人積極的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會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yǎng)。父母還要引導幼兒關注和學習同伴的良好行為,強化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行為。
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未來的生存空間;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良好的發(fā)展。幼兒期是幼兒社會性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期,我們要依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為今后踏上社會做好準備,打下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