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10-20 15:38:11
(二)探索世界:
目標1:
幫助幼兒對周圍事物產(chǎn)生興趣。
措施:
(1)認識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場所,認識自己最接近的工作人員和同伴。
(2)學習簡單的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周圍事物。引導幼兒對玩具、水果等事物的觀察興趣,并認識一些食品。
(3)引導幼兒觀察秋天的主要特征。樹葉黃了、小草黃了、菊花開了。
目標2:
觀察常見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知道名稱、用途。
措施:
(1)通過圖片、玩具、實物等讓幼兒認識生活用品、知道名稱、用途。
(2)知道平時外出游玩時要觀察馬路上的交通工具、知道名稱、形狀和特點。
目標3:
初步培養(yǎng)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學習粗淺的數(shù)學知識。
措施:
(1)老師利用區(qū)角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逐步引起幼兒參加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2)利用教學活動及區(qū)角活動,讓幼兒初步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3”以內(nèi)的實物。并能說出總數(shù)、比多少。
(3)利用圖形寶寶的游戲,讓幼兒初步認識?就夾危ㄔ殘、?切、?叫危?/P>
目標4:
學習區(qū)分上下、里外的空間方位。
措施:
通過游戲“小狗在哪里”,讓幼兒知道上下、里外的空間方位。
目標5:
知道五官的方位,在老師的鼓勵下正確指出。
措施:
通過教學游戲活動,讓幼兒知道五官的方位,并在游戲中能正確地指出。
目標6:
初步接觸一些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引導幼兒參加一些科學小活動。
措施:
(1)有目的或隨機向幼兒解釋一些常見的科學自然現(xiàn)象。
(2)引導幼兒觀察并初步參加小實驗,獲得初淺的科學知
(3)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科學教育,舉行“五小”活動。引導幼兒參加“小實驗”、“小故事”、“小問號”、“小制作”、“小創(chuàng)造”。
(三)表達與表現(xiàn):
目標1:
學聽、學說普通話,初步聽懂老師對自己和對大家說話的意思。
措施:
(1)學聽、學講普通話,初步聽懂老師對自己和對大家說話的意思,喜歡跟老師學說普通話,樂于模仿老師的講話。
(2)逐步會用普通話說出自己的名字,叫出幾個同學的名字。
(3)通過教學活動,區(qū)角活動,培養(yǎng)幼兒安靜地聽同伴說話,不隨便插話,養(yǎng)成在集體活動中認真聽別人講話習慣。
(4)通過自由活動,指導個別幼兒進行一些聽說練習。
目標2:
學說簡單的禮貌用語和生活中的常用語,喜歡與同伴交談,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聲地說話。
措施:
(1)注意在一日活動中對幼兒語言交流的培養(yǎng),并讓幼兒學會使用禮貌用語(早、好、再見)
(2)在各個教學活動中,注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在集體面前講話。學會簡單的兒歌,學講簡單的短句。
(3)在區(qū)角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樂意參與游戲、大膽地交談。
(4)指導幼兒用普通話說出日常的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的名稱。
(5)利用家園聯(lián)系欄,取得家長的配合,家園一致共同指導幼兒聽說練習(聽錄音磁帶,看卡通片等)
目標3:
喜歡看書,初步了解看書的基本方法。
措施:
通過語言活動、區(qū)角活動、情景表演讓幼兒喜歡看書,初步了解看書的基本方法。
目標4:
初步讓幼兒喜歡并愿意參加音樂活動
措施:
(1)通過教學活動,跟著老師學唱簡短的歌曲。
(2)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簡單律動及模仿操。
目標5:
初步接觸使用美術(shù)工具和材料,愉快自由地涂、粘、貼、撕。
措施:
(1)利用早上來園活動,讓幼兒動手撕,隨意粘貼。
(2)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并使用美術(shù)工具和材料,進行操作發(fā)展興趣,表現(xiàn)情感。
(3)美術(shù)活動的形式多樣化,印章畫、棉簽畫、紙團畫,搓搓團團,任意撕紙,粘貼,粘紙等,激起幼兒想學的興趣。
(四)家長工作
目標6:
1:根據(jù)班級幼兒年齡特點,與家長經(jīng)常保持聯(lián)系,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及班級本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及工作。
2:通過多種形式(家長會、家長咨詢等)定期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的好方法,并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搞好幼兒教育。
措施:
(1)通過家訪盡快了解幼兒的情況,以利于開學初良好地實現(xiàn)家園平穩(wěn)過渡。
(2)好家園聯(lián)系欄目,讓家長了解該學齡的幼兒的教育目標。配合和支持搞好一系列培養(yǎng)教育幼兒的工作。使家長了解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
(3)對3天不來園的幼兒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及時了解幼兒情況。通過開放家長來園活動,讓家長能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對幼兒的培養(yǎng)目標。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