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1-30 10:44:30
幼教網整理了2018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跳繩》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初步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北師大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跳繩(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2、發(fā)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計算方法,掌握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小棒。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你們一分鐘能跳了多少下?跳繩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呢!再看這張,他們是誰?
二、探求新知
元婧、龔逸文和陳仕豪三個小朋友也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老師把他們跳繩的情況整理成表格形式,那么,從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呢?
生:元婧跳了62下,龔逸文跳了48下,陳仕豪跳了70下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減法數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老師有選擇性的把有關的問題進行板書,
1、元婧比龔逸文多多少下?
2、龔逸文比陳仕豪少跳多少下?
3、陳仕豪比元婧多跳多少下?
我們班同學真聰明,提出了這么多的好問題,今天我們就重點探討這幾個問題。首先請大家看第一個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列算式呢?為什么用減法算呢?那你能估計一下,多跳多少下嗎?你是怎么估計的呢?
生:62接近60,48接近50,所以大約多10下。
真奇怪,一個算式怎么會有這么多個答案呢?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讓我們一起動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ㄓ械耐瑢W躍躍欲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也可以請你手中的學具來幫忙解決,咱看看哪位同學的方法最簡單,最合理。
老師在學生探討的同時,下去巡視,了解學生具體的操作情況。
學生進行匯報,
請大家仔細聽他們的算法對不對,他們的方法是不是和你們的一樣,如果有不同的,一會再請你們來補充。
生1:62-40=22 22-8=14
生2:62-50=12 12+2=14
生3:12-8=4 50-40=10 10+4=14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