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0 13:11:56
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交往是兒童的一種社會需要,是兒童實現社會性發(fā)展的必經途徑。兒童社會化過程基本上沿著兩條路線進行:兒童最初幾年在家里度過,父母是與其相互作用的主要對象,家庭是兒童社會化最基本的動因,對兒童早期的行為塑造起著關鍵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個體逐漸地從生理上的斷乳期過渡到心理上的斷乳期,自然地疏遠了與父母的交往,而更多地走到同齡伙伴中去。
除了親子交往,同伴關系是兒童最廣泛的社會關系。在兒童身心發(fā)展過程中,人際交往是促進其社會化進程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這一時期身心發(fā)展快,可塑性很大,接受能力強,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心理學家指出:“人格主要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與人交往對他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可是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現在的孩子與外界進行交往的機會相比他們的父輩要減少很多,由于缺少與同伴進行交往的經驗,結果導致很多的孩子不善于與他人相處,不懂得與人交往的技巧,社會交往能力差。孩子的交往能力并不是天賦的,而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訓練來提高。在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上,家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以下為家長提供一些提高孩子交往能力的對策性建議。
1、為孩子創(chuàng)設開放的交往環(huán)境,激勵孩子的交往興趣和欲望
家長應鼓勵孩子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同齡人聊天、游戲、出游,絕不能借口文化學習的重要而忽視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比如多帶孩子串門,支持孩子帶同伴到家里來玩,不要對孩子們的游戲作過多的限制,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潔衛(wèi)生為由將孩子的朋友拒之門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